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四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时间:2019-01-2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经大忠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符合四川实际,符合经济学尤其是比较优势理论基本原理,符合经济区域空间活动、空间组织和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最新要求,是对经济区域地理空间布局体量、质量、能力尤其是协同性、依存性的形象描绘。“干支协同、干强支壮”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对四川区域经济和城市“干大支弱”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实践“一干多支”,提升整体能力

实践“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通过空间布局调整协调产业组织关系、区域空间关系以及产业与区域环境的适应性,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产业集群水平,强化区域发展竞争能力。

 (一)强化比较优势,增强竞争能力

目前,市州与省会城市或市州之间产业结构趋同较为突出,重复投资、低效投资、低效园区和低效产业同时存在。同类产业和同类产品投资项目,由于各地类区、环境和政策差距,客观上造成市州为了维持投资增长,被迫拼政策、拼资源或推动产业低端选向,甚至不息血本重金建空园、造鬼城,达到培植亮点维护形象的目的。有组织地高筑债台推动低效投资,或者形成园区低端产业、企业低端产品,经济增长质量差、效益低。实践“一干多支”战略,依托区域资源禀赋、环境设施和人力资源条件,科学规划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干支分工”,实现产业差异化布局、错位发展,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社会资本浪费。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特色产业竞争力。

 (二)强化区域协作,提高整体效率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以住房、劳动力、服务、生活和级差地租为主的要素价格不断攀升。相反,二三线城市生活、服务和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向市(州)或县(区)转移已经成为投资新选向,“干支分工”势成必然。“一干多支”形象的描述了城市层级关系、产业梯度关系、产品层次关系。借鉴“一干多支”的组织机理,培育和理顺不同空间的优势价值链、特色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组织关系,是重大的务本兴川之策。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生产和服务的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通过空间布局调整,增强产业与区域环境的适应性。立足全局调整空间布局,能够释放更多的结构红利,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培育“干强支壮”的参天大树。

 (三)强化城乡统筹,推动协调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业农村日渐凋敝。部分有意农事的农民工远距离务工不能照顾家庭兼顾农业生产,导致部分未流转土地、住房和农业设施闲置。省委提出“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有利做大市州经济规模、做强县域经济基础、打造特色产业集镇。强化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综合能力,有利协调中心城市公共资源紧张,乡村教育、卫生、农业等资源低效利用或部分闲置。“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在中国特色“渐进式”城市化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增加农业季节性兼业用工资源,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有利家庭和谐,为社会稳定腾挪更大缓冲空间,有利协调“城乡协调性、社会稳定性和改革渐进性”的关系。增强市、县、乡(镇)人口、资源和产业承载能力,有效避免人口、资源过度盲目向中心城市集中,降低城市运行成本、生活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最终降低宏观经济运行成本,提升区域竞争力,也为培育城市群找到实践路径。

二、落实推进措施,增强发展实效

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要坚持规划引领,依托产业集群和工业互联网推动“干支协同”和区域分工;依靠创新驱动和全域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分工。通过产业布局调整,释放空间结构红利,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一)突出特色优势,统筹全域规划

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空间布局和“5+1”产业体系,根据区域“干支”定位,结合各地环境条件、人力资源现状、现有产业基础、上下游配套以及全球行业市场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论证,制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强化区域协同发展,释放空间结构红利。要强化规划管控,确保“干支协同、多支分工”。

注重“主干城市”参与国际分工,突出特色培育高端产业、布局高端产品。规划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科技、金融、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主动疏解中低端制造业、一般性服务业,为市州发展释放要素、腾挪空间。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主干城市”、特色产业竞争力较强的城市或龙头企业要在“一带一路”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中有更大作为,当好“红旗手”和风霜雨雪中的“领头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在全球化浪潮中走在前沿,更多参与全国和全球布局,更好为“多支发展”提供消费市场、优质服务和配套项目。

市州要按照“支生于干”和差异化的思路发展特色产业。深刻理解“干支机理”,主动寻求“主干城市”项目、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管理方面的输出和服务,甘当配角,集群共享。只有乐当配角,才能当好配角。深刻理解先当产业配角、后当产品主角的辩证关系,理清先做强、再做大的逻辑关系。市州也可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直接对接国际国内市场发展优势产业。县域是城乡统筹和以城带乡的基层单位,要更加注重环境和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更好的在“三次产业”统筹、以城带乡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军工是四川的特色和亮点,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绵阳有条件超常发展,努力建设四川副中心,奋力推动国家科技城建设。

 (二)培育产业集群,强化“干支机理”

产业集群是基于共享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组织运行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整合信息、技术、人才、管理、渠道、品牌等现代市场资源,通过分工协作实现规模效益。突出比较优势、共享协作优势、培育集群优势,不断强化“一干多支”依存共生、互助协作的内生机理,是实践“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各地应当根据全省产业规划找准定位,协调上下游关系,强化“干支联系”,充分整合资源参与发展分工。实践将证明,在信息空间不断均质化条件下,按照“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布局、培育产业集群,将是产业及城市集群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

加快培育“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在全省分布架构生产、经营活动空间联系的“代谢路径”和协同关系。当前,工业互联网将很快构成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能形成交易费用最低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培育联系紧密、协同高效的集群组织。迅速抢抓机遇建设专业和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率先培育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集群,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圈,为“干协支同、多支分工”战略提供强大的数据信息、决策咨询和管理工具保障,实现“得平台者得天下”,以互联网平台、区块链技术、总部经济、企业协同发展推动全域发展。突出优势产品、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参与、协同或主导培育优势价值链。要注重价值链节点分工,参与产品核心部件研发和生产分工。依托工业互联网为市场机制延伸到基层最基本的生产经营或创新单位提供条件,通过竞争降低成本和管理耗损,提升产业集群组织的整体竞争力。

数字经济是优化结构并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优选领域。四川是我国与西部、西南和西北方向重要的国家和全球数据传输枢纽和节点区域,数字经济资源十分富集、珍贵,或优于东部,大力开发大有可为。四川在产业发展、城市管理、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国际贸易、对外交流等方面都有基础,数据资源量大质优,涉及“五位一体”发展和管理各个方面,开发条件优越,可建设数据港、培育数字产业集群。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共享性强、辐射面宽,具有超常增长能力,能够加快城市转型发展。大数据产业也兼具“工具性”特征,是推动其他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和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海量数据共享靠政策打破壁垒,靠人才开发利用,归根到底要依靠政策支撑和制度供给。

 (三)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竞争能力

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培育产业集群的同时,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城市、产业和企业创新体系,努力实现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做强主干”“发展多支”或培育产业集群都要重视创新驱动,把握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依靠创新驱动提升优化价值链、培育产业链、配套服务链,推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

四川有大量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平台和专业技术人才,要解放思想,深刻理解科研原创活动的科学规律和公益特征,同步释放探索发现和平台验证的巨大潜力和创新机会,全方位开放尤其是政府投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设施,大规模组建协同创新平台和创客空间,构建政府支持、市场推动、多元参与和广泛协同的股份、合伙、互助和公益等多种类型的协同创新机制,大大提高创新平台和创客空间生产效率;要加大集成创新力度,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成新产品,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要构建以专家为核心、以目标成果为导向的科研人员自主协同的组织机制,成果收益分配要向一线倾斜、与市场对接,鼓励更大贡献、更高收入,释放科学家自主推动构建高效协同创新体系的潜力。军民融合创新要同步推动机制和体制创新。

围绕原创研发、技术集散、成果转化、产品集成和产业培育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产业,为创新驱动产、学、研、用全过程提供优质服务。科技服务业包括研发、市场、信息、投资、担保、金融、中介、政策和法规等服务,部分科技服务活动具有经济外部性(事业)特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完成研发、服务或推广应用事项,政府应在财政税收、要素保障以及协同组织等方面给予推动和支持。创新平台、科研机构空间布局要综合考虑地沿优势、协同效率、人才资源、文化环境、生产应用、市场需求等因素,围绕“一干多支”战略科学布局,高效配套服务。

(四)深化供给侧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同步推进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恩格斯讲“集聚在城市的人们,比往常的力量可增加100倍”。未来,各地竞争的基本单位定位于城市,城市成功的时候,整个区域乃至国家也会成功。城市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种商品,推进城市供给侧改革被忽视却是加快转型发展最紧迫、难度最大的领域。“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是为宏观经济提供更加优质的空间产品的供给侧改革,是走在时代前列的重大实践。能够优化区域空间布局质量、提升空间结构效率;也能够推动城市服务产品供给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大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按照“一干多支”战略布局,有利培育产业集群,有利培育城市群、湾区或产业带。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尤其是制造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发展中不断提升。服务业也是制造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智能制造和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产业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省会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已大势所趋。省委全会顺时应势,推动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符合空间布局规划的项目和投资“发展多支”,也急需城市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加优质的科技、咨询、中介、金融、保险、会展、物流等特色和优质服务,尤其是用有限的资源为特色制造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鼓励建设公园城市,为城市创造生态价值。省委全会提出要培育“生态环境”优势,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更加珍贵的生态产品、休闲产品,为城市提供高端优质的生态消费服务。省委全会还提出要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推动城市发展从比优惠政策向提供优越环境转变。大力发展教育、医疗、文化、艺术、养生等服务,优化生活环境。发展中高端消费服务,培育特色消费市场,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五)提升开放水平,开拓发展空间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是实践“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全域开放包括国内东部和京津等重点地区,要更加注重具有“五通便利”的“一带一路”地区。在设施联通、产能整合、服务和贸易往来,以及产业链接、国际分工和融合发展方面,构建经济发展、人文交流、互助互信的合作发展共同体。不能单纯拘泥于地理空间关系拓展对外开放,要善于依靠产业配套和集群发展参与国际分工。把握消费市场升级、现代物流运输、网络信息传播以及商业模式创新趋势,因地制宜布局研发创新、产业投资、市场拓展、品牌推广、营销传播等项目,全力推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

政府发展产业、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引进或对外投资都要有全球视野,尤其是首位度较高的地区和大企业、大集团更要身先士卒、走在前列。要鼓励社会参与对外开放,推动多方交流。企业家是冒险活动的组织者,要积极为企业提供条件参与全球分工和国际竞争。要培育和发展推动市场一体化的各类社会组织,如创新、产业、贸易、咨询和服务等专业协会、商会和联盟等社团组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强化互动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增强政府互信、社会互信和民间互信,优化人文环境。

在国际合作中,要积极培育共同市场,努力在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方面进行协调,不断完善规则、规范和盟约,有效规范和约束市场行为、企业行为,提高市场效率,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落实合作契约和各项技术措施,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之上,广泛开展务实合作;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立足互补共赢,以质优价廉特色产品、服务和投资巩固经贸关系,推动合作发展。

三、强化工作保障,有效统筹推动

产业结构趋同、重复投资、竞争能力不强,有思路问题,也有体制和机制原因。迅速推动“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必须强化统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一)深入学习研修,强化工作自觉

省委全会绘就大美四川地理空间“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最美最具竞争力的经济蓝图,具有丰富理论内涵和广阔实践空间。要利用“三大活动”、中心组学习、党校教学等方式,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会议精神,深刻认知空间组织的经济学特征、组织运行机理,深刻把握空间布局和区间协同规律。积极跟进市州辖区内“干支布局”发展规划,真正把“一干多支”战略作为思想和行动自觉。开发空间红利,向空间结构要投资、速度和效益。

(二)强化统筹保障,落实管控措施

为了确保“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有效推进,四川已建立区域协同发展联系会议制度,具体落实规划管控、项目协调、政策配套、要素保障等工作,构建规划引领、市场主导、政策推动产业布局的投资良序。要“缩小政策单元”,强化针对性,提高政策效率,避免分散用力。紧紧围绕“一干多支”发展、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发展,制定相应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实现目标、政策和管理相统一。

(三)深化创新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四川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优势在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的生动实践,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推动四川经济向“干强支壮、多支协同”空间布局转变。要着力深化项目管理、数据共享、技术创新、社会组织、外事管理、财政税收、农村改革、户籍人口、城镇建制、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目标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服务配套,实现协同发展。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和“一带一路”条件下,要深刻认识四川的资源环境条件,军工、院所和高校实力不比东部弱;南北拓展、西出欧亚条件不比东部差;航空、铁路、数据、电力、油气运(管、储)输不比东部远……过去改革开放的后方己渐成今天转型发展的前沿。“新结构主义”认为,政府调控能力强兼具市场效率高是地区和国家赶超发展的最新路径和最优选择。让我们用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奋力推动“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增辉添彩贡献四川力量!(作者系四川省绵阳市副市长经大忠)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