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中巴友好故事会举行,书写中巴友谊新篇章

时间:2018-11-2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当地时间11月21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馆指导,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等单位主办,广州花都区政府新闻办、巴拿马花都(花县)同乡会等单位承办的“‘一带一路’连中巴·合作共赢谋发展”中国-巴拿马友好故事会在巴拿马城中巴文化中心举行。

故事会上,多位中巴友谊的见证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两国人民交往的动人故事和两地血脉相连的深情厚谊,文化的力量跨越种族与肤色,书写出不断前行的中巴友好新篇章。他们的故事也如同中巴友好的源头活水,汇聚成两国关系发展的宏伟乐章,助力中巴共建“一带一路”,在太平洋两岸经久不息地回响。

广州体育老师讲述赴巴拿马支教故事

故事会上,第一批由中国派往巴拿马支教的广州花都区七星小学体育老师说,小时候,他读书的学校是一所山区小学,没有运动场,更没有运动器材。最方便的运动,除了跑步,就是跳绳。“我的绳子不是买的,而是一根‘稻草绳’。”彼时年少的他没有想到,长大后自己竟与这根绳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0年,赖宣治成为七星小学有史以来首个专业的体育老师。当时的七星小学是一个只有一百多名学生的偏远学校。学生中六成是当地农家子弟,四成是外来务工子弟,学生父母经常为了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在课堂上,他看不到学生自信的眼神,听不到学生响亮回答问题的声音。如何让学生们在有限的场地里享受运动的乐趣,成了他每天琢磨的课题。经过再三考虑,赖宣治决定要在跳绳上搞出点名堂。

为了创新跳法,赖宣治还在花样跳绳中融入体操、舞蹈、武术等元素,招式达到100多种。”跳着跳着,七星跳绳队开始跳出了名堂,震惊了世界,一路捧着跳绳冠军宝座前行。赖宣治先后培养出20多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十多次世界跳绳纪录,被誉为“中国速度、七星奇迹”。

就是这根绳子,让花都的孩子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也是这根绳子,如今牵起了他和巴拿马的友好故事。“我一直渴望有一天能够到世界去推广跳绳,让体育精神在世界发扬光大。到巴拿马教育交流活动,让我梦想成真。”赖宣治感叹。如今,迎着巴拿马热情的阳光,他来到中巴文化中心中山学校。在学习教育交流活动过程中,他与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这根绳子是生命之绳,让孩子们焕发出无限生命活力。这根绳子也是友谊之绳,让巴拿马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情谊,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混血博士用勤劳与智慧赢得尊重

“100多年前,一个名叫刘伟奇(音译)的中国人随着巴拿马运河的开通,踏上了巴拿马国土,他就是我的爷爷。”故事会上,医学博士、国际事务研究协会会长恩里克·刘·科尔特斯说。

科尔特斯的爷爷、父亲都是中国人,妈妈是巴拿马人。100多年前,他的爷爷在巴拿马扎根,通过自己的拼搏奋斗逐渐在巴拿马赢得了尊重和肯定,也帮助他这一代打下了在巴拿马的根基。科尔特斯坦言,作为中国移民的儿子,他也曾遭遇不解和误会。“小的时候,为了逃避误会,我曾经试图隐瞒我的种族身份,甚至故意不学中文。”不过,随着他逐渐成长,科尔特斯渐渐发现父辈给他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在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父亲向我传输的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顾家敬业、尊重长辈、忠诚谦逊、知足常乐、同情弱者;也流淌着从母亲那里继承的活泼开朗、广结善缘、心平气和、形象得体、珍重友谊。”正是这两种文化给予的力量,让科尔特斯如许许多多的华人二代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得到了巴拿马主流社会的认可,他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公职于巴拿马社会保险局、审计总署、巴拿马大学等。

科尔特斯告诉记者,如今,华人华侨的第二代、第三、四代移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深度参与推进巴拿马建设,成为企业家、医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教授等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中国人也越来越受到巴拿马主流社会的认可。以至于当某种疾病无法治愈时,他们会说:“这种病连中国医生也治不好”,这充分反映出在巴华侨华人高超的专业水准。

在他看拿来,彼此相知是两国友好交往的基础。于是,他努力推动两地人民互相了解,推动中医进入巴拿马。“我想借助巴拿马友好协会平台,推动两国之间的来往,希望彼此有更多交往和更多成果。”

侨领成为中巴友谊纽带

“从中国到巴拿马,路程是15870公里,这条遥远的路我走了将近40年。”长期积极促进广东与巴拿马的经贸文化交流的巴拿马花县(花都)同乡会会长刘扬烈说。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刘扬烈说,即使远在巴拿马,但在他的心灵深处,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场景:在我的故乡,在中国广州花都,那里有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田野里金黄的稻谷,翠绿的菜园,节庆时节,响彻云霄的舞狮锣鼓声音。

40年前,最初到巴拿马时,虽然一贫如洗,但他始终保有着中国人勤劳坚韧的基因,短短几年,他经营的牛肉店就发展成为如今华侨社会家喻户晓的中国餐馆。“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我的故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我也想回馈我的第二故乡巴拿马。”于是,刘扬烈在经营生意的同时,还积极参加侨社等公益活动。他曾担任花县醒狮团团长,当时,每年巴拿马嘉年华“狂欢节”,花车队里的雄狮永远是嘉年华节的最大亮点之一,民众随着鼓声跳动,争先恐后与狮子拍照,有的甚至大声高呼:Viva Panama.Viva China(巴拿马万岁,中国万岁),这一幕水乳交融的两国友谊,激励着他继续将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

如今,已经年届花甲的刘扬烈将生意交给儿子,去年成为巴拿马花都(花县)同乡会会长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为两地交流交往而奔走,每年,他至少要回国4次。他的命运,早已经和中国、巴拿马紧密相连,刘扬烈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一带一路”这个桥梁和纽带,让两国人民心相牵、情相连,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中方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

巴拿马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拉美延伸的重要承接地

“无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这两大倡议,共同为世界将去往何方这一‘时代之问’提供了中国方案。”故事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讲述了中拉、中巴如何继往开来,携手塑造世界“和合之美”。

王义桅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和”,“一带一路”实现“合”,拉美与加勒比地区是“一带一路”推动的全球互联互通计划的自然组成部分,中巴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共塑和合之美,大有可为。他回顾,早在16世纪中叶,“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中拉。通过这条海上通途,双方不仅发展贸易,也促进了两大文明交流。当今世界,中拉要描绘共建“一带一路”新蓝图,打造一条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也有着牢固合作基础。中国迄今已同14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协议,“一带一路”倡议也多次被写进联合国有关决议。

“‘一带一路’倡议把中国和拉美两块富饶的土地更加紧密地联通起来,也让中巴命运紧密相连。”王义桅说,通过横向互联互通,给全球化提供更强劲动力,让全球化朝着开放、均衡、包容、普惠方向发展;通过补基础设施短板,可以实现互联互通的系统效应。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治疗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顽疾,引导热钱流向实体经济,消除全球金融危机之源,让全球化惠及更广泛的民众。

而在这之中,巴拿马运河和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铁路都是其中的关键通道。在他看来,展望未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共同意愿,打造横向互联互通全球化,也将成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使命。

巴方经济学家眼中的“一带一路”:

深化与中国的伙伴关系符合拉美国家外交多元化战略诉求

故事会上,两位来自巴拿马的学者,从他们的研究视角,分享了对“一带一路”倡议将如何与巴拿马,乃至拉美国家实现融合对接。经济学家、巴拿马大学阿苏埃罗地区分校教授莱昂纳多·恩里克·科亚多·特莱赫斯从外交和贸易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多边主义政策对巴拿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特莱赫斯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巴拿马以及广大拉美国家建立起区域合作的桥梁,对于巴拿马来说,这无疑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绝好时机。如今,拉美越来越多国家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巴拿马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中巴建交也将促进巴拿马全国物流经济的发展。

他认为,深化与中国的伙伴关系符合拉美国家外交多元化战略诉求,提升其外交自主性。

中国奉行的多边主义外交政策,既拥护了国际法制秩序,又保留了千年古文明的民族尊严,让所有国家,不论经济实力强弱,都能被团结起来,共同营造全球利益共同体。

曾五次到访中国的学者哈姆列特·吉娜·罗曼·马尔克内兹从人文交流的角度,讲述者中巴友好往来的意义。

“我和中国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巴拿马城的街道上。我的祖父尼古麦德斯·鲁伊斯常常在唐人街的公共市场购买所需要的新鲜食物。我最美好的假期都是与他一同度过的。”在那里,年幼的马尔克内兹第一次看到了舞龙,在鼓声和舞蹈下,中国人迎来新的一年。人们放起鞭炮,夜间烟花弥漫在天空中。“后来,我在中国文化课上才了解到舞龙背后的意义,也学习到很多有意义且美好的传统。”

马尔克内兹坦言,自己到访中国之前,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书上说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沉睡的龙”等这样的表述,而她希望自己寻找答案。“来到中国让我知道,中国的伟大程度是我访问过国家中最非凡的。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会被这个城市的活力所感染。”马尔克内兹曾五次访问过中国,印象最深的就是最近一次,她在北京的对外经贸大学学习了一年。“长时间的学习,让我意识到中国不是一条沉睡的龙,而是一条行动中的龙。”

此外,在担任巴拿马大学合作部主任三年以来,她积极推进巴拿马的学生到中国学习交流,“我从内心深处希望巴拿马的年轻学生,能像我一样,可以探索有着悠久历史而充满魅力的中国,我相信,他们会跟我一样,在中国有着美好而深刻的体验,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国家。”(惠外宣)

(责任编辑:沈晔)

为你推荐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