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对话瓯江山水,共谋产业发展” 瓯江山水诗之路主题活动走进温州永嘉

时间:2018-11-1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中国山水诗流传,始于温州楠溪江;八百里瓯江奔腾,源于丽水龙泉山。一路江水承载千年诗歌,把温州和丽水串联成绝无仅有的“瓯江山水诗之路”。12日下午,由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浙江在线、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对话瓯江山水共谋产业发展”瓯江山水诗之路主题活动——瓯江山水诗文旅项目资本对接会在我县举办,活动旨在加快推进瓯江山水诗之路建设,共推沿线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共建“诗画浙江”大花园,共创高品质美好生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学斌参加活动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县委书记姜景峰致辞,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叶朝阳,市楠溪江旅游管委会主任戴春光参加活动。

姜景峰在致辞中说,永嘉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千年古县。近年来,永嘉坚持把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推动文化传承、带动旅游发展、加快“两山”转化的主要路径,以传统旅游产业为基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灵魂,大胆创新、敢闯敢试,打造了一批“文旅融合”的经典项目,开启了文旅事业发展的新征程。文旅融合是未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更是永嘉推动山区绿色崛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希望各位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领军人物为永嘉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带来新思路、新启发,推动永嘉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胡剑谨在致辞中指出,温州无论是文源文脉、山水资源,还是产业发展基础,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幅风光秀美的山水画,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山水诗,是一座得天独厚的山水城。“对话瓯江山水共谋产业发展”活动走进温州,为温州充分展示山水资源优势,推进产业发展,共同打造好瓯江山水诗之路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今后,温州将着力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绿色产业之路,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之路,打造“养眼”“养肺”“养胃”“养脑”“养心”的健康养生之路。

葛学斌指出,文化已经成为引领,诗和远方是当下投资新的风口,瓯江山水可以成为让大家梦想成真的新天地。瓯江这一方水土,人文底蕴非常深厚,诗和远方就在瓯江山水间,希望通过三年五年的努力,通过此次活动的总结和提炼,不断的创新和丰富瓯江山水诗路的内容,聚焦更多目标,聚力更多资本和注意力。

活动现场,来自温州和丽水两地精挑细选出的江心屿旅游休闲项目、青田石雕综合体项目、古堰画乡特色小镇、浙南花城一期、楠溪江源头旅游项目、河阳古民居景区整体开发、汤显祖戏曲小镇、留园、世界矾都国家矿山公园、中国畲陶文化产业项目等“十大瓯江诗路主题文旅项目”进行了路演,并接受诸多知名资本机构的点评。 

据介绍,楠溪江源头景区项目地处永嘉北部山区,是楠溪江景区的八大景之一,项目规划面积63.24平方公里,距离诸永高速岩坦出入口20余公里,功能定位以“深山出隽瀑、密林藏朴村”为主体品牌形象,注重资源保护、生态培育,依托深龙和罗洋两大古村落群,开展山林探险、野外拓展、徒步野营、风景骑行、科普考察等生态旅游活动,打造具有原生野外体验的溪谷游览景区。来自杭州银行文创支行的专家认为,源头景区项目给人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它也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以及环境的要求。

活动中,众多专家还就如何“让瓯江山水诗路旺在实景里”进行圆桌对话,光明网总经理、高级记者、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建栋,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浙江传统村落(镇)文化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孙以栋,影视浙军力量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铁幕真影视公司董事长童文群,温州市楠溪江风景旅游管委会主任戴春光等4位对话嘉宾,共同探讨瓯江山水诗路建设的机遇挑战以及难点痛点,携手共议瓯江山水诗路的方向与路径。 

晚上,与会人员还乘坐游轮,纵览瓯江,观看“胜美尖山灯光秀”演绎的温州历史。

据悉,“中国诗之岛”江心孤屿,俗称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列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首。该屿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千百年来无数雅士骚客,历代名贤留有咏叹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

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曾担任永嘉郡太守,是温州永嘉的最大文化IP,自从谢灵运在此播撒下诗歌的种子之后,温州永嘉便成为陶弘景、李白、杜甫、孟浩然、苏轼、叶适、李清照等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胜地。悠悠三百里楠溪江是瓯江山水诗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国内唯一以山水田园风光见长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温州永嘉被誉为“中国山水诗的摇篮”。

(责任编辑:曹洋)

为你推荐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