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4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时隔一周年,首届“振兴日”活动于2018年10月18日在山西省长治县振兴村召开,数百名来自全国百佳名村的村干部、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和三农专家聚首在振兴村共谋乡村振兴。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代表,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振兴日”活动,我叫赵洪佳,蒙古族,1981年出生,现任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四方地村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我们农村干部作为一个中国最大、最基层的“干部团体”,尤其是青年农村干部更应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因为乡村振兴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基石。
作为一个在农村工作10多年的村干部,我对农村的工作和发展深有体会,一味的闭村自守,只能让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有局限性。所以,为了我村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实现我村各项事业的全面振兴,我决定走出去,参加了9月20日在陕西东岭村召开的第十八届全国村长论坛和10月18日在山西振兴村召开的首届“振兴日”活动。参会期间,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三农专家、优秀村干部和优秀大学生村官,通过和他们交流,我借鉴到了很多好的经验,让我在我村乡村振兴战略上有了新的思路。为了大家能够建立更深厚的友谊,参会期间我们互赠了礼物,我则把我村“精准扶贫”手工艺品合作社社员们(村内贫困户、残疾人户)所编织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产品-蒙古族手工马鞭作为礼品馈赠给了我的这些尊贵的朋友们。马鞭寓意深刻,寓意快马加鞭、一往无前,让我和我的这些村干部朋友们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互勉。
提到马鞭,不得不说一下我村说说我村脱贫攻坚的小故事。自从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村驻村干部及两委班子成员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中心,通过调研、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对扶贫攻坚的新模式进行探索,于2017年12月成立了追梦“精准扶贫”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开创性的采取了“帮扶单位+合作社+精准扶贫户+残疾人户”的新型扶贫模式,合作社现有社员包括贫困户和残疾人户20余人,通过开办手工编织培训班让每一个贫困户和残疾人户掌握一技之长。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价格、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精准扶贫是党和人民的重托,只有贫困人口掌握了一技之长,才能恢复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拔掉穷帽,才能营造起扶贫、扶智、扶志的良好环境,转变贫困人口“等、靠、要”的观念,引导其自力更生,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从2017年12月18日第一期手工编织培训班开班至今,在合作社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合作社成功举办培训班4期,累计为合作社成员发放手工编织佣金5万余元。
下一步,我村村委会和村手工编织合作社将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对产品进行升级,让产品多元化,与民俗旅游产品有机融合,突出民族特色,将产品展示给前来旅游观光度假的朋友们,让四方地村的民族手工艺品走出去,同时解决四方地村脱贫攻坚的难题,让贫困户、残疾人户不离家就有事可做,稳定增加经济收入,加速实现全村全面小康。
谈到马鞭产业发展,不得不提在参会期间我跟我一位老朋友、老前辈“全国十大杰出村干部”、江苏省马庄村孟庆喜书记的深厚友谊,马庄村(全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排名第145位)作为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下基层调研的第一站,以“党建引领,文化立村,旅游富民”走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肯定。马庄村做手工香包并闻名全国,四方地村做蒙古族手工艺品,同样的从事手工产业的两个村、同样的话题让我们有了共鸣,通过深入交流两个村已经有了战略结对的初步意向,下一步两村结对成功将对我村的手工编织产业和其他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从而让我村的手工编织产品走向全国。
将于2019年和2020年分别召开的第十九届、第二十届全国村长论坛我将继续参会,谋求与其他1-2个“全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名村战略结对,从而实现“强村带弱村、共走致富路”,推动我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参加此次“振兴日”系列活动,也让我收获了与“全国十佳村民贴心人”、山西省乡宁县支家庄村原大学生村官张红东更深厚的友谊,张红东同志出身于农村是山西省非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他到支家庄村工作后埋头一干就是九年,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给贫穷落后的支家庄村带来了不小的变化,点燃了一个贫困小山村脱贫致富的希望。如今张红东已经调往山西省乡宁县公用事业局工作。张红东同志这种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无怨无悔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也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更坚定了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我和张红东同志彻夜长谈,我发现我们对农村事业有着同样的执着、有着同样的热情、有着同样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报负、有着同样一颗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通过深入交流,张红东同志这样一个曾经为农村事业付出过九年青春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一个优秀的山西省做农村事业的人才,心甘情愿的愿意到我们内蒙古来工作,愿意到我们通辽市来工作,愿意到我们四方地村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继续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农村事业中。
同为农村出身并在基层工作十余年的我与张红东同志惺惺相惜,我们特别渴望能够走到一起、携手并肩为我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腾飞做出我们二人应做的贡献。
“振兴日”系列活动闭幕后,在主办方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和承办方振兴村的安排下,与会的各位村干部参观了长治县几个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做的优秀的村庄。参观结束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包括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定要以党建工作做引领,其他所有工作才能有一个良性的发展。一定要把搞好党建工作当做搞好其他所有工作的前提,坚持推动党建工作,坚持“围绕扶贫和乡村振兴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中心思想。始终坚持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其他工作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把党建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其他工作同部署、齐推进。实践证明,只有紧紧围绕着推动党的建设工作为中心,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才能更好地推动扶贫攻坚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党支部书记的我,决定借鉴这些优秀村庄、优秀村干部的先进经验,以身作则,不忘初心,扎根农村,无怨无悔,加强我村“两委”班子建设、抓好我村党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真正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力争在2020年把我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全市党建工作的排头兵,把我村的党员队伍培养成全市一流的党员队伍。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凝聚起更多基层的强大力量,需要更多的党员干部带动引领、开拓创新、同心同德、苦干实干。展望未来,我村党支部将协调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上下互动,形成合力,积极争先进位,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按照创先争优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的要求,不断增强改革和创新意识,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争做农村"创先争优"优秀实践者,形成全村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推动党支部建设上新台阶,从而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乡村各项事业的全面振兴,以饱满的姿态带领全村1458名村民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