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课堂。
党员在狮20井场重温入党誓词。
夜色中的敦煌基地。
勘探中的尖北新区。
英东油田一角。
2018年,作为地区经济发展“能源引擎”的青海油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工作部署,有力践行“立足‘六基’发展理念,坚持‘两个一致、六个更加注重’工作推进方向,实施‘13544’工作措施,深化改革创新,建成千万吨规模高原油气田,开辟青海油田稳健发展新境界”的总体发展思路,取得了新的经营业绩成果,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展现了青海油田站位大局,加油助力集团公司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新作为。
瞄准“四新”领域突破禁锢找油气
建设高原大油田好油田急需新的优质、可动用接替资源。
“经过63年的发展,柴达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探明率不是很高,‘好吃、好啃’的资源已基本被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几乎都是一些边、远、深、难的勘探‘硬骨头’。”油田勘探事业部经理杨少勇说。
2018年,青海油田石油勘探主攻英雄岭,扩展柴西南,深化柴西北;天然气勘探主攻阿尔金山前,深化祁连山前,探索盆地腹部背斜构造带。上半年油气勘探在“四新”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超深,完钻井深7015米;超温,井底温度高于190摄氏度;高压,施工压力突破157兆帕。
5月1日,昆2加深井选择在录井显示较弱的6875—6888米层位常规试气,4毫米油嘴日产天然气11.85万立方米,计算无阻流量日产天然气136.6万立方米。
昆2井是冷湖昆特依潜伏1号构造的第一口探井,2005年在设计井深5950米完钻,未能获得油气发现。
“是深度不够没有钻遇油气层?还是勘探研究的方向发生了偏差?亦或是在这个构造根本就没有油气成藏?”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汪立群说。“昆2井的失利,让勘探技术人员感到十分迷茫和不解。”
为了解开昆2井部署失利的疑团,针对昆特依深层构造的勘探研究,青海油田始终不放弃、不抛弃,坚定“这里就是有油气”的信念不动摇。
科研人员围绕昆2井周围的冷科1井、冷7-1井等老井资料展开精细研究。论证、研究、分析,再论证、再研究,反反复复,破译昆2井这个疑难密码。
2017年,青海油田决定在昆2井老井眼上加深1065米继续钻探,旨在探索冷北低断阶侏罗系、基岩的含气性。今年4月昆2井完钻,在侏罗系和基岩层气测显示活跃,共解释气层122米。随后,经过勘探专家分析研究认为,昆2井区发育基岩块状气藏和侏罗系层状气藏,具有气层厚度大、高温、高压、高产的特点。
油田勘探事业部总地质师陈琰说:“昆2井的成功,实现了盆地晚期构造深层天然气勘探领域的突破,刷新了勘探深度下限,发现了基岩与侏罗系泥岩的新类型储盖组合,盆地凹陷区多个大型构造带深层成为有利勘探目标。”
英雄岭是油田海拔最高、地质情况最复杂、地表条件最艰苦、工程技术保障最困难、油气赋存条件最特殊的一个油田。最近几年,青海油田在英西—英中深层陆续发现了6个油气富集区,钻遇了国内陆上多口千吨井。近日,狮206井在第2层组又喜获高产工业油流。
“英雄岭英西的翼部有干柴沟和七个泉两个小构造,已经开发几十年,但是收效甚微。”油田勘探事业部石油预探项目部副经理徐成金说,“从地面形态看这两个小构造应当与英西是‘邻居’关系,从地质状况分析它们应该具备‘血缘’关系。”
英西、干柴沟、七个泉既然有了“亲戚”关系,那么它的DNA族群又在哪里?
上半年,青海油田在英西外围部署的2口探井均见到良好油气显示,实现了勘探拓展。狮57井是青海油田今年在英雄岭向英西中带以北凹陷区部署实施的一口探井。电测综合解释出油层29.7米,对5098—5114米井段进行常规试油,日产油7.2立方米。该井成功钻探,使英西凹陷区成为英雄岭深层油气勘探的又一个目标靶向,有利勘探面积不断扩展。
乘胜追击,验证英西南带凹陷南带与七个泉含油“经脉”。狮59井在钻进期间槽面见条带状油花,解释油层11米,钻探效果好于预期,英西南带与七东地区E32油藏叠合连片指日可待。
英雄岭凹陷向东拓展,深层勘探与干柴沟“牵手”。优选干柴沟构造东南翼部署的狮60井钻探过程中显示频繁,在3325米气测上升,槽面显示大量油花,全井解释油层21.8米。此举预示着英东深层与干柴沟深层勘探“牵手”有望连片。
尖北是青海油田继东坪之后发现的又一个基岩气藏。2018年,青海油田在尖北部署了2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工作量,计划钻井11口,进尺5.8万米。截至目前,已经开钻6口,进尺1.9万米。已经投产的尖探1、尖探2、尖3井压力、产量稳定,合计平均日产气13.6万立方米。结合尖北101、尖北1-1等井的钻探,预计尖北可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00亿方。
狠抓开源降本凝神聚力创效益
今年年初以来,面对产量、效益、成本等考核指标沉甸甸的压力,青海油田立足“家底”,聚焦提质增效,依靠科技进步,突出抓好主营业务效益发展,生产经营实现满盆飘香。
这样的创新和突破将潜在资源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优势,不仅为完成全年生产经营指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坚定了干部员工的信心和决心,为推进青海油田整体提质增效树立了典范。
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张维申在2018年党建工作总结表彰会暨上半年工作会上指出:“必须在新起点上以更大力度推进实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程,把成本降下来,把效益提上去。”
油田上下顺着“节能就是增产、节约就是增效”这根藤,在降本增效上多措并举,深挖潜力。聚焦“四增两降”的总体目标,从强化效益勘探、狠抓精细开发、优化生产组织、严控成本费用等10个方面制定出台了39条降本增效具体措施,着力落实三年降低油气完全成本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涉及深化改革、发展方式、成本控制、生产组织、资金使用、业务优化、资产运行、科技创效、合规管理等方面。
上半年,无论突出降本,还是突出增效,油田各单位都拿出了自己的独门秘籍。勘探系统通过强化井位部署,提高预探井、评价井成功率,降低勘探费用支出;采油单位通过技术、管理创效,努力降低吨油操作成本;工程技术板块通过创新工艺技术节省开发成本;矿区单位提升服务质量、精细成本管理……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补齐短板、加固底板、做优长板,每一项措施的成效,在不断提升油田整体价值和综合实力的同时也体现出了青海油田干部员工的智慧和努力。
业绩的获得,得益于青海油田由精细向精准的转变。“精细是方法、是手段,精准是落实、是量化。油田大发展从精细到精准,内涵更深、意义更大。”张维申在谈到青海油田经营管理工作时说道。
非常之时需要非常之功。今年以来,油田在改革执行上不打折扣,一切工作聚焦价值创造,向深化改革迈进。围绕深化机制创新,增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从顶层设计入手,编制完成《青海油田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搭建起了改革主体框架,同时将改革工作细化分解为51项具体任务,确定了2018年29项改革任务,并按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排出时间表、路线图,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同时,促进业务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成立财务服务中心,共享管理从理念走向实践,落实6个法人单位压减工作,压减任务按期全部完成。强化机关管理职能,撤销油田和气田开发事业部、基建工程管理部,相应职能剥离到二级单位;撤销矿区服务事业部,将“7部1室”职能整合到公司机关对应处室,成立了矿区管理部;将职工活动中心、格尔木社区管理中心业务整合到了社区管理中心。实施业务结构调整,成立新能源项目部,负责效益开发柴达木盆地卤水资源。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公司一级、二级技术专家岗位序列,并在油田范围内公开选拔技术专家;全面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打破身份界限,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竞争选拔机制,打通了晋升通道,盘活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劳动效率,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整体效益。
强化党建引领千里戈壁党旗飘
党员干部在生产运行中比作为、产能建设中比贡献、安全环保中比担当。上半年,青海油田原油生产骨干单位采油一厂生产原油42.32万吨,完成全年计划的50.26%;精细注水216.2万立方米,完成全年计划的50.87%,实现时间任务硬过半。
青海油田工作区域位于平均海拔3000米的柴达木盆地,油气生产场站点多、线长、面广,近8000名党员分布在不同的生产现场。在青海油田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党的根魂优势,凝聚起建设千万吨的坚强力量?
青海油田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能,党的建设成为推动油田稳健发展的引擎和动力。
“要积极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好方法、好点子,带着感情和爱心去抓党建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油田发展生产力。”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张维申说道。
扎实组织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努力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完善工作思路上,落实到发展提质增效上,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上,开展了以“学习十九大精神,践行发展新思路”为主题的四个方面十六项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修订的党章为主要内容,坚持两级党委集中学、党员干部带头学、基层员工拓展学的思路,分类分级举办学习班、报告会,邀请十九大代表、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在全油田兴起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
强化对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员工的教育引导,组织宣讲团深入油气生产一线班组、队站,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行程达3000多公里。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讲辅导,加深了干部员工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思想认识水平。
深入学习的具体作为,彰显了青海油田从严管党治党的决心。
聚焦从严管党治党,油田在党内政治生活、党管干部、考核评价、监督执纪、党委巡察方面压实责任,扎紧了管党治党的“篱笆”。
经过60多年的奋斗,特别是近两年的稳健发展,青海油田已经进入科学稳健发展的最好时期、最关键时期。
青海油田党政班子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管理创新,加快提质增效,通过现场调研、谈心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厘清勘探开发、工艺技术、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安全环保、队伍建设六大主要矛盾和三项有利条件,深入思考、充分酝酿,科学研判形势与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油田总体发展思路。
围绕油田发展实际,青海油田党政班子动态调整工作措施,科学指导生产运行,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
优化调整公司领导班子分工,管理界面更加清晰,内部运转更加顺畅。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内部劳务承包输出、内部人员调剂168人。按照市场配置“三个原则”开展战略合作,集团公司工程技术服务内部工作量占比90%以上,矿权内部流转有序推进,勘探开发市场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三供一业”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完成阶段目标。创建全业务链协调联动的生产运行管理模式,运行管控能力得到增强,实施冬季不停工连续建产,改进井下作业市场化队伍保障模式,实现了油气生产均衡有序。
改革,让步伐更稳健。改革,让效益更具含金量。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在国内最艰苦的油气田扎根实干,依靠的是精神的力量,依靠的是“人一我十”的奉献。
青海油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挥油田主流媒体阵地作用,发出青海油田声音,提升了中国石油形象,涌现出坚守在世界海拔最高的狮子沟采油作业班、23年扎根高原的首届“感动石油”人物史昆、立足岗位实干成才的路伟民等一批新时代典型。打造了石油精神“青海高地”,凝练出“越是艰苦,越要奋斗奉献,越要创造价值”的柴达木石油精神新时代内涵,凝聚起了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油田党委牢记“为员工谋福祉”初心和使命,积极争取地方棚改资金,完成7180户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安防工程,免费开通公众无线Wi-Fi,降价开放文体活动场馆,一系列惠民举措的落地落实提升了员工家属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国石油报 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