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试点激发新动能 市场化改革打造“新国企”
发布时间: 2018-06-20 14:08: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 |责任编辑: 曹洋
继中国联通混改后,铁路领域混改也动真格:吉利腾讯43亿元接手中国铁路总公司动车网络49%股权,垄断领域混改再下一城。专家表示,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国企“旧貌换新颜”,活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国企改革“棋至中局”,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国企将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上探索新的改革开放,成长出一批世界一流“新国企”。
改革试点激发新动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改革逐步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一系列改革成效显著。
2003年,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的代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2005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拉开帷幕。2006年-2007年,央企迎来上市潮。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黄群慧表示,这一时期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取得巨大突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垄断性行业国企改革继续深化,国企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许多大型国企初步的股权混合,建立起现代公司制度,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有长足发展。这为下一阶段改革的全面深化奠定良好基础。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念深入人心。由此,国企市场化改革全面提速。
五年来,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基础,22个配套文件的“1+N”改革主体框架。国企改革以试点形式全面铺开。
2016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改革节奏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我国前两批共19家央企参与混改试点。目前第三批混改试点一共31家。
这期间,中石化、东航、联通、中铁总混改相继落地,各地方改革试点更是星火燎原;这期间,南北车合并,中远中海接棒,央企数量由2013年的117家缩减至当前的97家;这期间,“两类”公司组建提速,强调国企市值管理,盘活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实现保值增值。
五年来的改革发展,令央企以骄人业绩立足全球。2017年央企实现利润首次突破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经济效益增量和增速均为五年来最好水平。在2017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中,64家属于国有企业,央企达48家,占全部央企近一半,在前五名里占三席。
黄群慧表示,经过几十年国企改革,国企经营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大部分已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规范,大多数国企已成为独立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从计划经济体制附属的传统国营企业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国企”。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这五年,国企改革从顶层设计的“蓝图”落实到“施工图”,国企改革步入纵深发展年。央企和地方国企改革有所提速,这是改革集中推进、全面深入的五年,是国企改革夯基垒台、积厚成势、攻坚克难、积累经验的五年。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这五年国企改革最大的热点之一,国企混改仍将朝着纵深方向持续推进。
发力打造“新国企”
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步入2018年,国企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李锦表示,在国企改革进程中,市场化改革是主线,所有制改革为副线,总体目标是让国企更加市场化,更有活力。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唯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源,而混改则有利于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激发国企活力。
他认为,目前改革已“棋至中局”,虽然局部领域已取得突破,但整体突破仍未形成,抱残守缺、原地不动的现象在相当范围内还存在。今后两年,混改、结构调整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仍将进一步推进,尤其是混改将呈现四大趋势。一是混改范围将更大更广,石油、铁路、军工、电力等七大行业混改将驶入纵深,尤其是军工领域混改看点可期;二是集团层面混改将再迎突破;三是外资参与国企混改将迎来新进展,外资进入的范围更广,幅度更深;四是按照一定规则和速度降低国有股权比例,出让控股权案例将进一步增多;五是双向混改将是大势所趋。
黄群慧认为,国企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一是国企改革路径有待进一步“上下结合”,在试点方面,要允许企业进行探索,设立容错机制,同时试点有待进一步系统化。二是在企业层面,推进改革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实质推进国企改革,必须首先对每家国企进行功能定位和类型确定,向社会公布;四是实质推进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项改革任务和政策措施协同性;五是推进国企改革要寻求在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六是要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构建国企改革动力机制;七是必须认识到,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新国企”主体,在具体推进混改进程中,要不断探索完善法律制度,以法律制度建设为前提,重新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相信,随着未来国企改革深化,中国将出现一批世界一流的“新国企”。
相关新闻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