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如何创新“自治”

“草根道德奖”德清现象引专家关注

发布时间: 2017-09-19 09:09:08 |来源:中国网 | 佚名 |责任编辑: 孟君君

 

在9月20日第15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由新华社与浙江德清县联合举办的“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精神文明建设“德清现象”暨德清民间设奖20周年主题座谈会17日下午在北京举行。

德清民间设奖20周年主题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关于“道德建设中如何发挥公民的主体作用?”“如何激发社会参与道德建设的活力?”“政府在其中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等话题,成为了与会领导嘉宾、专家教授和媒体代表们讨论的热点。

精神文明建设“德清现象”最初起源于民间自发,它最大的特点是民间设奖,老百姓自己奖励自己。1997年,德清太平村村民马福建由于耳闻目睹了一些子女不愿赡养老人的纠纷,自己掏钱设立了“孝敬父母奖”,以此奖励孝敬父母的村民。这个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对每位获奖者奖励500元。

第一个民间设奖人马福建发言

谈及奖项的设立,第一个民间设奖人马福建在会上说,“你对父母不好,我没有资格说你,但是我们也有好的,孝敬父母的,我可以表扬他们。用怎样的方式来表扬好呢?我当时就想搞一个孝敬父母奖。”期间遭遇了一些困难与不理解,但他依然不改初衷。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当时的村长和书记的支持,他们召集太平村13个村民小组,让每个村民组长推荐两个家庭的孝子,通过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无记名投票,评选产生出4个孝敬父母的家庭代表,并在镇里召开表彰大会。如今,“孝敬父母奖”已经伴随马福建走过20个春秋,奖项已经颁发了11次,共有88个家庭获奖。

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在发言中说到,马福建设奖的故事传开后,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民、职工以及退休老人、个体户等等普通的德清老百姓,都纷纷开始设立民间奖项,奖励身边群众当中具有尊老爱幼、拥军爱国、重视科教、热爱环保的优秀品行的优秀分子,形成了一股民间设奖奖励百姓的热潮。

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发言

20年间,德清已设54个“草根道德奖”,包括“诚信市民奖”“见义勇为奖”“医德医风奖”等,涵盖孝敬父母、环境保护、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励志助学、医患和谐等多个方面。设奖人遍及全县12个镇(街道),授奖群众累计已超6000人,粉丝过10万。其中设立奖项最多的是雷甸镇,设立奖项有10个。

座谈会上,民间设奖协会常务副会长、“花木兰爱心奖”设奖人鲍红女,“清禾网络公益奖”获奖人、山鹰救援队队员张佳,诚信农产品获奖人施建建分别向与会嘉宾讲述了他们“一心向善、坚守初心”“讲道德做公益”“讲道德更健康”的德清故事,使得德清现象的样本意义更加清晰。

德清现象可以说是德清县委县政府主导引领的结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德清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传播身边的感动,不断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正能量。德清党政部门对“草根道德奖”积极关注支持,县委宣传部还牵头多部门、各镇组成了民间设奖指导管理领导小组,引导各设奖人成立民间设奖协会,并制定出台了民间设奖管理办法,规范、引导“草根道德奖”更健康有序开展。

对于从普通百姓中诞生的典型模范,专门把他们“请进”德清公民道德教育馆,“立”于其中。供群众瞻仰学习,开馆至今,已经有县内外10多万人次在这里目睹道德典型的风采,汲取道德营养。

军科院原院长、党委书记、上将刘精松为德清现象点赞,他指出,不忘初心、扎实推进道德文明建设,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德清现象以民为本,很好。

军科院原院长、党委书记、上将刘精松发言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职业道德研究会会长王伟提到,精神文明建设德清现象及德清民间设奖20年的道德实践,最重要是发挥了公民主体与道德模范的合力。德清现象的突出特色在于启迪自治觉悟,而启迪自治觉悟就是注重发挥道德主体性,其本质内涵就是培育公民意识。王教授最后谈到,公民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意识。增强公民意识,有助于切实发挥公民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社科院政治所研究院、政治发展与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项目负责人周庆智谈到,德清以德行立县,将历史的、传统的资源跟现代生活连接起来,进行制度文化的创新,具有很大的示范意义。他认为,一个有活力的模式应该具备“独特型、可复制性、制度化”这三个因素,乡贤参事会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德清也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可以在不同的方面需要加以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宣部思研会专家葛晨虹认为,国家的道德教育很重要,现代社会治理不仅需要政府权力部门来推动,也需要民间治理。德清现象所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公民自治、自觉的治理,它润物无声的让人们在休闲、生活中去感受道德治理。民间设立道德奖,是民众积极向善的从众的影响发挥道德影响力,引领、影响周边的人,使大家更多的去认同道德、认同榜样。

著名作家、乡村文化提倡者王兆军谈了几点体会,他说文化如果没有民间介入,光靠官方宣传是不可能持久的。德清在文化方面有很强的自觉性和敏感性,执行力很好,不论是民间还是官员,一做就是20年。希望能把德清现象介绍到更多的地方,把道德建设、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百姓设奖、奖励百姓”,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激发了蕴藏在群众中的创造力,产生了一个典型带动一群先进的“滚雪球”效应,形成了道德文章“人人参与、共同书写”的局面。同时,这些从基层群众中挖掘、培育、树立起来的先进典型也已成为全县人民的标杆,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模范。

统计表明,迄今为止,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6届道德模范评选中,其中3届都有德清的道德模范入选提名;浙江省共评选6届道德模范,德清有6位省道德模范。同时,德清县的外来人员犯罪率已降至浙江全省县市最低点,而百姓的“安全感满意率”又跃升至全省前列,并连续12次捧回浙江平安建设先进。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