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新型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艺技术鉴定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 2014-11-02 09:28:36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沈晔
(中国网记者 陈勇)11月1日上午,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京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承办的新型无害化城市垃圾处理工艺科技成果鉴定会在中共中央党校崇学山庄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鸿亮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环保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席北斗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博导、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环保部评估中心专家李秀金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鸣晓博士,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能源环保设计研究所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热工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周玉磊等五位专家受邀参加了鉴定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教授对项目进行评述 陈勇 摄
会议受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央党校赵建军教授委托,由副秘书长马振强致开幕辞。他说,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所属二级学会,学会的宗旨是跟踪国内外科技创新前沿,探索科技创新方法和规律,收集重要发明和创造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进程。致力于寻找好发明,对接好项目。新型无害化城市垃圾处理项目是本会近期重点推广的项目。这个项目对于改善我国整体生态和人居环境、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有重要意义。中国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为了推广该项目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期望该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能源环保设计研究所主任设计师孙键介绍了该项目的工程概况和工艺流程等;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公司副总、总工程师严勇介绍了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选型及焚烧工艺、烟气处理等;冷登书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冷登书介绍了生物降解及制肥工艺。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垃圾处理整体解决方案。该项目拥有七项发明专利,在技术、工艺上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微生物快速降解技术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地位,可以实现城乡垃圾在自然条件下2-3天发酵成熟,这项技术比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发酵技术(7—10天发酵成熟)整整缩短了5-8天,实现垃圾焚烧发电和资源化利用相得益彰,彻底告别垃圾填埋并防止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是一项先进、实用、经济、高效,适合中国国情、可以普及推广的综合垃圾处理模式。
在项目鉴定环节,项目鉴定专家组对项目的有关内容提意见及建议。项目组认真细致地回答了专家组的提问,并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做了适当的修改,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匿名投票。
北京市环境卫生科学设计研究所卫潘明所长出席项目鉴定会 陈勇 摄
北京市环境卫生科学设计研究所卫潘明所长出席项目鉴定会,在媒体见面会上介绍了国内垃圾处理现状和存在问题。他认为,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冷登书和北京京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垃圾处理项目,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科技攻关。我国垃圾围城现象的破解、土地短缺、环境破坏等问题的解决,需要有更多的社会团体、企业、仁人志士参与到垃圾处理的研究和推广中,为实现绿色中国尽每个人的力量。
专家在阅读新型无害化城市垃圾处理项目 陈勇 摄
鉴定会结束后,召开了媒体见面会,刘鸿亮院士作为项目鉴定专家组组长代表专家鉴定组对项目进行了整体的评价,并公布专家投票结果,该项目以全票顺利通过了专家鉴定。该项目通过专家鉴定后,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将借助学会平台,向全国有需求的城市、区县推荐。目前,已有众多城市对引入该项目显示出浓厚兴趣,并已经在进行深入洽谈合作。
与会鉴定专家及项目研究人员合影 陈勇 摄
鉴定专家一致达成共识:新型无害化城市垃圾处理工艺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强、投资少、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回报快、社会效益显著的特点,能够帮助我国城市管理者快速、有效地破解垃圾问题,该项目在全国普及,必将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