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风沙源治理造林营林742万亩 五大危害区全披绿

发布时间: 2017-06-19 15:35:19 |来源: 北京日报 | 作者:王海燕 |责任编辑: 曹洋

 

6月17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经过17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本市累计完成造林营林742万亩,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披绿。过去风沙肆虐的大兴永定河绿化带等,还成为市民新的休闲地。

京津风沙源治理起始于2000年。当年3月至4月,8次强沙尘暴和4次扬沙天气横扫京津冀在内的15个省市自治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随之启动,北京市在门头沟、房山、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7个区,开展了一场人与沙的艰苦搏斗。

延庆康庄、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五大风沙危害区常年沙尘四起,是重点治沙地。延庆康庄风口,是外地风沙入京的主要通道。“每年春季,几十支专业施工队浩浩荡荡开进山,一干就是3个多月。”延庆园林绿化局副局长王淑琴介绍。延庆荒山以石质阳坡为主,土层薄,种植条件差,树坑是工人们用铁锹、洋镐、钢钎一点点儿挖出来、凿出来的;为把树苗送上山,还用上了缆车;为保水保墒,采用了马来西亚棕榈生态垫、保水剂等若干造林新材料、新技术。

如今,延庆绵延50公里的北山坡已从荒山变成绿岭,一棵棵绿树犹如一名名战士,组成树阵抵挡大漠风沙。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累计完成造林营林690万亩,植树1.5亿株。工程区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2%,比2000年增加了12.2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2年,北京市的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均在13天以上,而2012年只有2次。相应的,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也由2000年的177天提高到2012年的281天。

瞄准休闲旅游、绿色种植养殖和特色林果三大产业,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让荒山秃岭披绿的同时,还带动当地村民端起了绿色饭碗。

平谷区镇罗营镇地处偏远,山秃岭荒,过去村民没有来钱的路子。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后,山头陆续披上绿装。村民结合红肖梨、山楂、板栗等经济林种植,发展起了民俗旅游和休闲采摘。2015年,全镇各村旅游收入占村民收入的70%以上,有120多户农家乐户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玻璃台村、张家台村、大庙峪村还被评为北京市最美乡村。

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3729元增加到2012年的14433元。工程打造的“百里一条川”、“百里山水画廊”、“九曲十八弯”等,都成为北京沟域经济的典范。

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已于2013年启动实施,工程区除此前的7个区外,还增加了大兴。截至目前共完成造林营林52.58万亩。

市园林绿化局治沙办主任胡俊介绍,与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更注重森林质量提升。本市通过多年大规模造林,森林面积已达到一定存量,但森林总体健康水平不高,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林木蓄积量低。二期工程全将对150万亩低效林进行改造,推进现有森林的功能完善和升级。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