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实现餐厨垃圾日处理2800吨
发布时间: 2017-03-08 15:05:06 |来源: 北京日报 | |责任编辑: 曹洋
每天,全市4万余家餐饮企业、党政机关、学校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量接近2600吨,而目前末端日处理能力却只有2000吨。记者昨天从市城管委获悉,海淀、丰台、顺义正在新建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预计今年底试运行,届时本市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将提高到2800吨。同时,市属委办局、学校、大型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如进行就地处理有望获得财政补助。
每天70吨餐厨垃圾不出院
位于西城区德外大街的中直一号院里,有一间三十四平方米的餐厨垃圾处理间,两台银色的大铁箱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一侧传送带上,各种残羹冷炙正缓慢地进入箱内。打开盖子一看,里面灰褐色的残渣在齿轮带动下被搅拌着,投进去的餐厨垃圾都变成渣滓,蔬菜、残肉、米饭在这儿全变成了有机肥原料。
北京绿色能量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建国告诉记者,每个铁盒子是日处理能力500公斤的餐厨垃圾集中处理系统,采用高温耗氧技术,通过生物降解方式把餐厨垃圾变成高蛋白的有机肥营养质,然后通过堆肥、筛分变成无害的有机肥。“70%多的餐厨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变成了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剩下的变成了有机肥原料,全程无害化。”他说,小区有2100户住户,还有一个中直机关的食堂,每天大概要处理1.2吨的厨余垃圾。
在二龙路的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食堂旁,记者看到,在一间30平方米的小屋外,食堂的剩饭剩菜分批投入机器,每天大概1吨左右。这些餐厨垃圾通过微生物作用变身有机蛋白质粉,再通过处理堆肥后变成有机肥料。
目前,在京的128家中央党政机关食堂正在安装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同时,本市还有30余家委办局和学校已安装同类设施。据估算,每天有70余吨餐厨垃圾不用运出机关大院,就能够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运营成本而言,1吨餐厨垃圾就地处理所耗用的电费、耗材、人工大概在200元至300元,而目前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环节实际投入超过每吨400元。
鼓励就地处理餐厨垃圾
按照2012年公布的相关政策,每日就餐人员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具备条件的大型餐饮企业及餐饮服务集中的街区,均可自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市级财政按定额标准分期给予补助。其中,建设日处理能力200公斤项目的,市级财政补助32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500公斤项目的,市级财政补助64.4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2000公斤项目的,市级财政补助134.6万元。目前,已有30余家市属党政机关、学校,包括市委大院、市政府第二办公区、中国石油大学等食堂安装了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备。
但是,实际中作为餐厨垃圾生产大户的餐饮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率却“百不足一”。据相关环保专家介绍,就地处理最大的难题就是占地问题,按照每天1吨处理能力设计,设备间占地需超过100平方米,而很多单位特别是餐饮企业很难有富余空间,“这个是推广中最大的难题。”同时,相关财政补贴政策已于2015年底到期。
记者了解到,市城管委正在和市财政局进行研究沟通,计划在有条件的市属委办局、学校等推广餐厨垃圾就地处理,或继续通过财政补贴方式进行推动。
年底新增三座处理厂
本市餐厨垃圾处理的工作思路是“集中处理为主,就地处理为辅”。在鼓励就地处理的同时,本市正加大集中处理能力的提升。
目前,全市餐饮企业、党政机关及学校食堂等共有4万余家,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量接近2600吨。据市城管委固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现有10座餐厨垃圾处理站,再加上已有的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备,每天能处理的也就2000吨左右。“预计2020年,全市餐厨垃圾量每天会达到2900吨,所以‘十三五’期间增加餐厨垃圾处理规模仍是重点工作之一。”
海淀、丰台、通州、石景山、顺义已规划了5座餐厨垃圾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达到每天1500吨,以满足对餐厨垃圾的处理需要。昨天,顺义餐厨垃圾处理厂正式开标。据投资方之一的北京顺义市政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包括餐厨垃圾预处理、餐厨垃圾生化、餐厨垃圾后处理、污水处理及异味控制除臭系统等,投产后预计餐厨垃圾处理量每天100吨。顺义餐厨垃圾处理厂今年底将建成试运行。
与此同时,海淀、丰台、通州、门头沟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已陆续开工建设,设计日处理能力分别为400吨、300吨、300吨和100吨。其中,海淀、丰台项目将于今年底投入试运行,通州和门头沟项目最快将于明年投入试运行。因此,到今年底,全市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基本能达到2800吨左右。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