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新政力推长效机制
2020年天然气供应能力或超4000亿立方米将建立有序用气机制
供气紧张,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冬季用气高峰时经常会遇到的难题,而且随着近年来用气量的不断增长也渐现愈演愈烈之势。4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力图解决缺气顽疾。
《意见》提出,将加大对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有序推进煤制气示范项目建设。市场主体将依法平等参与储气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而鼓励储气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也将拟定。
提高用气高峰调峰能力
《意见》提出,未来要增加天然气供应,到2020年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4000亿立方米,力争达到4200亿立方米。据了解,2013年,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为1744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产量12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8%,天然气进口量534亿立方米,增长25.6%。
而前年发布的 《天然气发展 “十二五”规划》预计,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300亿立方米左右,供应能力将超过2600亿立方米(包括煤层气、页岩气及煤制天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和进口天然气),到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7.5%。
“2020年实现4000亿立方米的供应能力还是有一些压力的。”金银岛天然气行业分析师燕立敏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他们的预计,2020年,常规天然气产量预期为2200~2300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为1000~1200亿立方米。
“进口量可能还会继续增长。此外,逐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利用中的比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增加供应是其一,我们还需要尽快理顺价格机制,并不断提高一些用气高峰季节的调峰能力。”
储气设施严重不足
事实上,本次发布的《意见》基本涉及了行业内关注的各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对储气设施建设开始松绑,并将放开准入,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储气设施的建设。
《意见》指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储气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研究制定鼓励储气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优先支持天然气销售企业和所供区域用气峰谷差超过3∶1、民生用气占比超过40%的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建设储气设施。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发行项目收益债券 筹集资金用于储气设施建设。对独立经营的储气设施,按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确定储气价格。对储气设施建设用地优先予以支持。
但在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郭海涛看来,政策虽然松绑,但民资进入这一领域仍有不小困难。“当前,我国的储气设施相对于我们快速增长的用气需求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政策放开肯定会加速我国储气设施建设。需要注意的是,储气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报率低,且回报周期长。民营资本想要有所施展,必须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实力。”据了解,此前,我国的储气设施建设多以几家油气巨头主导。“吸引多种市场主体进入,使资本来源多元化,也符合目前国企改革的大局。未来即便有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考虑到油气资源的战略地位,肯定还是会以几大油企为主导。”燕立敏说。
预警机制即将建立
此外,应对供气紧张问题的监测和预警机制也将在未来逐步建立。
《意见》提出,建立天然气监测和预测、预警机制,对天然气供应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协调、早处置。对无序推进“煤改气”工程特别是无序新建和改建燃气发电、中断或影响民生用气、没有制定并执行“压非保民”措施的地区要予以通报批评。各地区要建立重点城市高峰时段每日天然气信息统计制度,并按要求报送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
“预警机制建立,将会使相关的部门和企业对供气形势有所预判。此外,综合来看,解决供气紧张问题,除建立预警机制和加快储气设施建设,提高用气高峰时段的调峰能力和供应能力,还应该运用价格的杠杆作用,抑制需求。全方位的保障天然气的供应。”郭海涛告诉记者。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推出了居民阶梯气价的新政,迈出了天然气价改的关键一步。
这一更加灵活的计价机制也被相关企业认为是对天然气业务发展的一大利好。
而对于《意见》中提出的“加大对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序推进煤制气示范项目建设”,燕立敏指出,虽然页岩气开采在去年底实现了重大突破,但由于回收期长,在未来几年内,页岩气对缓解用气紧张局面的作用有限。“目前,我国在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上的投入已经达150亿元,但去年我国的页岩气产量只有2亿立方米,虽然近日中石化在涪陵、中石油在重庆都有突破性的进展,但相较于4000亿的供应量,页岩气还只能是一种补充。”燕立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