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楼试点安装逃生舱 一小时内可疏散250人

发布时间: 2014-05-14   来源: 北京晨报

 

5月13日下午,大望路万达广场9号楼京仪集团顶层,一个橙色的逃生舱载着4名“逃生者”缓缓下落。5月13日,作为试点单位之一的京仪集团大厦正式启用大型逃生缓降装置。这也是本市第一个启动逃生舱的高层楼宇。据悉,以100米楼高为例,逃生舱可在一小时内疏散250人。平时,逃生舱就存放在楼顶。

本市有高层楼宇近万栋,一旦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如何逃生?北京晨报记者5月13日从市安监局获悉,本市将研究制定高层楼宇逃生设备的配备标准,标准将包括逃生设备的种类、数量、存放、管理、使用等,有望于明年出台。

市安监局科技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已有凯晨世贸中心、北方中惠国际中心、金隅环球贸易中心等12家高层楼宇开展应急逃生装备示范工作。到今年年底,开展示范的高层楼宇预计达到100家。按照市安监局的要求,开展示范的高层楼宇配备的逃生设备有三大类,包括公共逃生区域内的基本逃生辅助工具,毛巾、瓶装水、呼吸面罩、应急口哨、应急手电、荧光棒、破玻锤等;紧急缓降工具,如用于低层使用的逃生绳、用于高层使用的逃生缓降器等;大型高层缓降装置,如楼顶逃生舱等。

“目前装备的储备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是在做试点。”据悉,高层建筑存在火灾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等特点,配备逃生设备十分必要。市安监局科技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尚缺乏统一的配备标准,人们对应急逃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逃生技术产品还不丰富。市安监局正在研究制定配备标准,综合考虑高层楼宇外部环境、内部结构、人流密度及业态等因素,研究基于应急疏散能力达标的应急逃生配备标准,制定配备及使用指导细则。同时与住建委、消防局、规划委等部门研究在高层楼宇设计阶段就为应急逃生装备预留“空间”的可行性。

什么是高层楼宇?高层建筑是指高度在24米到100米之间的建筑,其中50米以上称为一类高层,100米以上则称为超高层。

责任编辑: 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