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省级活动落地六安为哪般?
8月14日,“风展红旗—2025安徽革命文物主题季”启动仪式将在金寨县举办,此次活动为何会落地六安?
活动即将启动。六安市文旅局供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安徽抗日战场是华中敌后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安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政治基础,成为安徽省暨大别山区抗日的指挥中心和活动中心,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的安徽省级领导机构均移至六安境内,或在六安成立、改组,国民党豫鄂皖苏游击兵团总部、第十战区长官司令部等指挥机关也驻六安,皖西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六安被誉为“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这里留下了289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466件可移动革命文物,超全省革命文物总数的四分之一。
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旧址。六安市文旅局供图
六安地区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30万英雄儿女以生命铸就丰碑,108位开国将军从这里走出。土地革命时期,六安是鄂豫皖边区武装斗争的重要策源地、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发源地;抗日战争时期,它是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指挥地、战时安徽省临时首府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六安是中原军区一纵一旅东路突围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斗地。
立法先行到精细管护
六安对红色遗产珍视有加,将红色遗产保护上升至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全省率先出台《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划定“保护红线”,开展首批革命遗址遗迹名录评选。还编制出台了《六安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战略规划》等文件,构建起多层次保护体系。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六安市文旅局供图
近年来,六安市累计争取资金近2亿元,推动200余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落地。遵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多处文保单位进行系统性修复,为重要文博场馆配备智能监控等设施,构建起“人防+技防+物防”的立体防护网,并引入场景复原、VR体验等技术,让历史故事更直观地呈现给观众。
活态传承焕发赓续活力
实景剧《大别山传奇》演出现场。六安市文旅局供图
“研学大别山行走的思政课”已成为六安红色研学金字招牌。六万情峡景区的大型抗战实景剧《大别山传奇》演出超1000场,吸引60万人次观演。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连续八年在六安举办,共征集1.5万部作品,全网点击量超25亿。作为长三角联动的“桥头堡”,六安举办30余场“绿水青山红色六安”推介会走进沪苏浙,23列“乐游长三角・六安号”红色专列吸引众多游客,超1亿人次的长三角访客在此体验“红色研学+绿色康养”的独特魅力。
红色研学活动正在开展。六安市文旅局供图
六安这片红色土地正在续写新的传奇,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目光聚焦于此,这里远不止289处革命文物的无声诉说,更是一座城市对“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生动实践与深刻诠释。
金寨红军广场。六安市文旅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