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汪清县,该县司法局的一系列暖心举措,正如同一场场法治“及时雨”,滋润春季里的每一个角落,为民众和企业带来关怀与保障。从保障农民工权益到化解社区纠纷,从提供公证便民服务到助力企业发展,该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宗旨。
“薪”系农民工普法护权益
当前是企业用工的高峰期,也是劳动纠纷的多发期。汪清县司法局复兴司法所联合镇平安办,在复兴镇市场及周边企业、商户,开展了以“用工行为不规范,劳动纠纷有隐患”为主题的专项普法宣传活动。工作人员深入人员密集区域,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解答法律咨询,向乡民普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案例,为农民工解读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工伤保险等核心知识,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同时,工作人员还走访企业和商户,向企业负责人传递诚信经营理念,明确“红线清单”,倡导规范用工管理流程。此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4人次,提高了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也为企业敲响了“法律风险警示钟”。
调解场地纠纷共筑社区和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群众文化娱乐需求增多,因活动场地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汪清县司法局新民司法所成功调解了一起舞蹈场地纠纷。秧歌队和交谊舞队长期在冰河公园同一场地排练,为迎接“3・8妇女节”活动,两队排练时间冲突,矛盾激化。此前社区多次协调无果,该纠纷转交给新民司法所。司法所工作人员迅速组建调解团队,与两队负责人沟通,了解矛盾焦点,提出“分时使用”方案。在具体时间安排上虽有分歧,但经过调解员李娜耐心引导,多轮协商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采取“分时使用”方式,各占用一天,交替使用场地,并约定保持场地卫生、爱护设施、特殊情况提前沟通。此次调解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增进了两队的理解与友谊,为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化解社区矛盾积累了经验。
开通绿色通道公证服务到家
家住延吉市的朴某遇到了难题,丈夫玄某离世后留下房产和轿车,但其父亲因腿脚不便、继子因学业繁忙,无法亲自前往汪清县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公证。汪清县公证处了解情况后,迅速启动应急商讨机制,为朴某一家开通公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公证员仔细审核材料后,驱车50公里赶到朴某家中。办理公证前,先关心老人身体状况,办理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放弃继承权声明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确保当事人真实意愿得到尊重和表达,顺利办理了公证。朴某一家对公证员的专业和贴心服务赞不绝口。这只是公证处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未来将持续深化“绿色通道”等便民举措。
送法进企业助力稳发展
为提升企业法律素养,增强企业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汪清县司法局东光司法所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宣传活动。工作人员走进辖区企业,与负责人、员工交流,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分析法律风险,完善内部防控机制,并送上《民法典》《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宣传资料,用案例帮助员工掌握法律要点。此次活动发放20余份宣传折页,受到企业好评,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汪清县司法局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大走访宣传力度,深入企业商户开展法治体检,精准解读劳动法规;持续深化人民调解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深化“绿色通道”等便民服务举措;持续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创新服务方式。这些措施将全力保障农民工权益、社区和谐稳定、群众公证服务需求和企业健康发展,为构建法治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汪清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