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龙井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一个中心三个功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资源整合,盘活实践阵地
通过实地查看7个乡镇3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一步梳理调整选址情况,重新评估阵地设立位置的合理性,将文明实践阵地选在群众方便去、愿意去的地方,确保文明实践所(站)成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到访的活动场所。同时,按照“便捷高效、就近就便”原则,将新华书店纳入文明实践功能区,探索推进“文明实践+实体书店”文明实践工作模式;在龙门街道设宣教区,强化其指挥和展示教育功能;在吉明社区设文明实践区,充分利用活动场所多,群众文体活动丰富的特点,打造成群众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在政务服务中心设志愿服务孵化区,在现有“龙井好人志愿者服务队”“摄影家协会”“文艺者之家”等团体入驻的基础上,引导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入驻,开展志愿服务技能培训,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融合创新,丰富形式内容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深度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中心统筹协调机制,联合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明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文明行为促进”“情定‘520’浪漫与文明同行”“民族团结•社商联动•粽香满堂”端午节、“中秋邻里情共享百家宴”中秋节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171场次,参与志愿者1198人,受众人群超6000人次,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起强大文明动能。
规范管理,实现闭环管理
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念,指导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合实际,围绕文化教育、绿色环保、文化教育、便民服务、爱心捐款、文明引导等重点内容,自下而上收集梳理群众需求,精准设计整理出85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依托“吉事办•吉林省文明实践数字平台”,规范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流程,按照成立项目—招募志愿者—实施项目—评估效果—优化项目的流程,各志愿服务团体通过“吉事办•吉林省文明实践数字平台”发布项目811个,实现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运转、闭环管理。
强化“百姓名嘴”,传递理论之声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百姓名嘴”理论宣讲活动作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组织参加全省“百姓名嘴”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者培训会,并开展全市“百姓名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培训会,进一步增强“百姓名嘴”宣讲员政治理论素养和宣讲实务技能。2024年以来,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百姓名嘴”宣讲员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活动270场次,在全市掀起了理论学习和宣讲的热潮,生动有效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展望未来,续写文明新篇章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勇于探索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未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不断整合资源,优化实践阵地布局,使文明实践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切实服务群众需求;将持续融合创新,丰富文明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将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转体系,助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彰显“百姓名嘴”品牌力量,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扎根基层。相信在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下,龙井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续写文明新篇章,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新的更大力量。(龙井市文明办)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