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开得正明媚的万寿菊、悬于茂密丛林上的七彩吊桥、一条条干净平整的道路、一幅幅炫彩夺目的墙画……这里是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宝山镇的树打箐村,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但现在已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优美舒适、恬静惬意的避世村庄。先后获评云南省绿美村庄,曲靖市人居环境三星级自然村、被纳入曲靖市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邓斌/摄)
树打箐村是一个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古村落,距离市区50公里,建成村庄面积3平方公里,居住有汉、彝两族居民110户340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树打箐村聚焦村内产业空心、资产闲置、人口严重外流和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等难点焦点问题,不断凝聚基层治理向心力,有效激活生态振兴源动力,蓄积赋能产业振兴驱动力,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在改造建设中,树打箐村采取政府主导、村民和社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共建的模式,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有效利用废材废料,在保留村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实施村间道路白改黑、绿美村庄建设、乡愁唤醒、休闲娱乐饮食系列商业业态工程等。同时,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乡村文化遗迹管理和保护机制,让小山村顺利完成“大变身”。
曾经的老旧房屋、圈舍、“三堆”经过改造成了特色宅院、画坊和小菜园。村里的百年老宅、百年古井等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保护性修缮,成为了乡愁体验馆和茶吧取水地。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树打箐乡村文化品牌,成功塑造出新时代的树打箐精神。
不仅如此,树打箐村还充分挖掘了村内民俗文化、传统手工和美食制作工艺,建设百年手工作坊,实现“老资源”向“产业化”的跨越。村庄内分散的25亩土地被全部聚合起来,发展万寿菊种植、水果采摘等特色观光农业。破旧的院坝成为了特色的白酒厂,弥漫着浓郁的酒香。家家户户门前茂盛的万寿菊,采摘后可做药用,而且观赏性极高。
一位正坐在自己院前的老人说道,“现在当然比以前舒服了,环境变好了,生活变好了,平时还会有人来玩,我们很开心。”
树打箐村一步步变好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也吸引了一些游客前来观光,2023年入村客流达到9000余人。到了2024年,树打箐村的改造建设还在继续,如今村内十步一景,三户一院,村民的庭院果园变成了休闲乐园,生产耕作区变成了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共享农场,百年老宅打造成网红屋,百年古井成了游客打卡点,树立了树打箐乡愁馆、树打箐森林球场等系列村庄名片,吸引大批游客入村,正在建设的餐厅、民宿、烧烤地也将在10月投入使用,初步实现乡村资源景观化、产业基地景区化,有效驱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愁体验等产业融合发展。
曾经被世人遗忘的小山村已实现华丽蜕变,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村民改善了生活,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好去处,在这里开启一场舒适惬意、寻觅乡愁、老少皆宜的乡村游。(禹诗琪)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