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聚非遗之光 向世界盛放”——广州首个生产性非遗集聚区即将登场

时间:2023-06-2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非遗集聚,是探索老城市新活力发展模式的新路径。非遗经济,也被称为老城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荔湾是非遗资源和文化大区,拥有一座发展非遗经济的富矿,近年来,荔湾深入实施非遗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荔湾非遗版的诗与远方。

作为广州市内目前唯一一个生产性非遗集聚区,此次荔湾非遗集聚区在珠江钢琴创梦园向社会开放,拉开了荔湾区非遗保护由重挖掘申报到重市场开发的常态化保护的序幕,也为全市非遗创新性保护提供新的发展模式。荔湾非遗集聚区是以生产性保护为前提,立足广州,面向湾区,以开放创新包容的姿态来运营的非遗集聚区,区位的物理集聚促使新时代非遗传承保护发展发生良性的化学反应,以特别的体验感和强参与感为主要特点的非遗集聚体验新文化空间。

6月28日,荔湾非遗集聚区正式试运营,这是非遗+文旅的又一次融合创新,也是荔湾文旅融合的一次新探索。荔湾非遗集聚区是在广州首个非遗街区永庆坊非遗街区的成功经验上,在广州市文广旅局的指导下,由荔湾区政府、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新型非遗保护发展空间。

荔湾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建设于2022年2月正式启动,选址荔湾区渔尾西路8号珠江钢琴创梦园内,首期建设面积12000平方米。以保护传承、活态展示、生态延续为目标,首期引入荔湾区优质非遗传承人工作室20家,打造集生产、展示、体验、培训、研发、交流等于一体的非遗综合性集聚发展平台。该集聚区是荔湾区探索非遗保护发展的新样式,新探索。

一、全新的非遗传承人群体

此次荔湾非遗集聚区,引进了20家优质非遗大师工作室。不仅有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也引进了一批年轻的80后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在引入方面,采用向社会公告+专家评审方式,打破了封闭式引入的局限,让更多的有能力有进取精神中青年传承人们也有机会入驻。

无论在前期规划还是工作室装修布置,荔湾区都调用了大量的设计资源,给予入驻的非遗传承人指导帮助,鼓励非遗传承人寻找自身的项目特点和装修风格,设计打造属于自己的非遗生产、展示、体验空间。

二、全新的扶持模式

荔湾区探索以规范性文件方式,探索建立扶持长效机制,通过加强非遗扶持关键环节制度设计,夯实保护基础,为非遗发展提供政策护航。去年,荔湾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的《荔湾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面世,不仅“基本动作”都有,而且范围更广、力度更大、内容更丰富,就是为了实现“项目保护有政策、创新发展有平台、市场开拓有帮手”,拓宽传承人向非遗创业者转化的通道。荔湾非遗集聚区的建设遵循该办法,采用了生产性保护模式。该模式是改过往的“输血式”为“造血式”扶持,采取“国企让利一点、政府扶持一点、传承人承担一点”的三方签约方式,给予入驻传承人场地租金扶持,鼓励非遗传承人大力发展生产,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文化保护的补助方式,对传统文化扶持来说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条全新的思路。

虽然扶持模式发生了改变,但关于非遗项目本体的东西,却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和尊重。在入驻的非遗大师工作室中,不但明确传承人要承担传承非遗的义务,更是要求把非遗传统技法展示和体验培训进行结合。

三、全新的展示视角

荔湾非遗集聚区是一各具备“现代意识”的文化集聚区空间之作,为最大程度保留非遗保护传承的核心精神,公共空间的设计团队在非遗集聚区公共空间的装修时,加入了对非遗的理解与深化,增加了很多辅助设施以及渲染传统文化氛围。过往的非遗生产散落在城市不同地点,现在向一地集聚发展。空间的改变,市民游客要感受体验非遗,不再需要到处寻访非遗传承人的店铺,在荔湾非遗集聚区就可以一次性体验多种非遗,可以亲自见证非遗作品生产的过程。

四、全新的运营理念

今天是一个充满网络思维的互联网时代,因此,荔湾非遗集聚区的宣传运营,不仅仅是在集聚区内部的消费行为,也涵盖了更多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宣传引流而来来到非遗集聚区打卡的市民游客。许多大师工作室都设置了网络直播阵地。除了可以线上购物外,还有很多创新玩法,比如每位入驻非遗大师将有机会免费利用聚集区公共空间举办自己的专题展览、讲座、体验班等。

6月28日当天,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的非遗活动:

一是举行第七批区级非遗项目颁牌仪式。在颁牌仪式上,区领导为15个荔湾区级非遗保护单位授牌。

二是举行入驻荔湾非遗集聚区“荔武非遗工坊”揭牌仪式。荔湾区携手福建武平县正式落地非遗工坊项目。打造了我市唯一与外地长期合作的以非遗工坊为主题,集非遗展示、教育、体验为一体的交流项目空间。同时,该项目将打通两地合作的渠道,引入两地优秀传承人,为荔湾非遗集聚区的青少年研学、文创精品创作等核心业态培养师资和人才,推动两地人才双向流动。

三是开启6月28日-7月2日(星期三至星期日)共5天的“荔湾非遗市集”。非遗市集分设“非常有趣”展示“非一般”的非遗作品(文创新品),“传统之美”、“典雅生活”三个区。同时设置体验互动环节,邀请嘉宾和市民进行体验。

四是聚集区非遗大师工艺展演。入驻非遗集聚区的20家工艺大师工作室,展示工艺精品,与参观者交流如何让生活更美的装饰布置经验。呈现荔湾非遗工艺将创意设计融入当代生活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