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农忙,朝阳初上,云南昆明阳宗海刘家箐村烟农朱平哼着小曲儿来到田里给烤烟浇水,看着田间一排排长势喜人的烟苗,朱平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听着管道口传来清泉汩汩流淌的声响,朱平的思绪不禁倒回到十年前……
对于十年前的刘家箐而言,说“水贵如油”毫不夸张。阳宗海区域的水质污染和冬春时节干旱带来的季节性缺水,让刘家箐及周边村落陷入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困境。多年来,村民得跑到几公里外的水源地,靠车拉马驮运送饮用水。彼时的朱平家中饮水困难,每次拉水路途又远又不安全,因此全家人用水格外节省。淘米洗菜、洗漱用水用来喂家禽,生活用水尚且如此匮乏,更遑论灌溉用水。
刘家箐村土地面积广阔,种植业大多以烤烟、豌豆、小麦为主。这里本该是农业发展的沃土,但水源受限使得田里难以产出高品质的作物。农田灌溉水引用困难,来回运送水让种植成本不断增加,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因此放弃土地,外出务工。朱平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要放任自家几十亩田地沦为荒地,他便于心不忍,只得咬牙坚持着。
2013年5月,中国烟草水源工程援建项目刘家箐水库将在本年内开工建设的消息传遍村子各个角落,朱平激动不已,他仿佛看到了饮水安全、农业发展的曙光,让他觉得自己的坚持终于有了意义!同年10月20日,刘家箐水库开工建设,朱平化身“监工”,空闲时经常跑到施工点去查看工程进度。在全体村民的殷切期盼中,2016年7月,由烟草行业援建,总投资11250.99万元,总库容481.14万立方米的刘家箐水库全面完工并于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总长15.5公里的管道让汤池街道阿色、五邑、小街、禾登、梨花等五个村委会6000亩水田、3366亩旱地灌溉用水,1.3万集镇人口及周边0.84万农村人口、3000多头大型牲畜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朱平和乡亲们从此实现“用水自由”。
(阳宗海管委会刘家箐水库项目 昆明市烟草专卖局供图)
刘家箐水库给朱平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家里终于喝上干净的自来水。灌溉用水有了保障后,朱平扩大烤烟种植面积至20亩。因浇灌及时、用水成本降低,他的烟叶品质好、收成高,每年都能带来一笔不菲的收益。除此之外,烤烟种植空窗期他在地里种起了小麦,加上家里养殖猪牛带来的收益,年收入较之前实现了翻番。朱平脸上溢满笑容,他说:“现在地里抽水灌溉这么方便,随便种啥都能赚到钱。”朱平一家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调节使得当地气候越来越舒适,环境变得更加宜居,加之汤池街道大多数村落地处高山,昼夜温差大,为农业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好山好水、好气候、好土地,种出来的瓜果蔬菜自然是好品质,在市场上也能卖出好价钱。
朱平及乡亲们熟悉的家乡景色也逐渐发生改变。自从水库建成后,摆衣河再没出现过干涸的情况,水库中的水越来越清澈,在两岸排排绿树和座座青山的掩映下,宛如一幅“碧水浸青山”的画卷。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引导下,朱平和乡亲们特别注重库区环境卫生的维护,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政府和烟草公司花这么多钱为咱修建水库,咱得好好珍惜,要让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水库带来的福利。”朱平满怀感激地说道。
5月的刘家箐水库碧水潺潺、波光粼粼,一派勃勃生机。中国烟草水源工程援建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汤池水资源匮乏、水质量不优的难题,为群众生活、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建设注入了源源“水动力”。这是一汪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水,这是一汪助推乡村绿色发展的水,这是一汪倾注了政府和企业为民办实事、谋幸福的水。对于家乡及自己未来的发展,朱平信心坚定且满怀期待。(杨媛 杨建平 罗苡祯)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