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公安局立足警务辅助人员队伍发展实际,从队伍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队伍建设职业化、待遇保障充分化等方面入手,严把“准入关”,推动警务辅助人员队伍改革提质增效,极大提升辅警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两个办法”助推辅警队伍改革管理
辅警,是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和公安工作实际需要,为公安机关日常运转和警务活动提供辅助支持的非人民警察身份人员。分为文职辅警和勤务辅警,文职辅警负责协助开展非执法岗位人民警察从事行政管理、技术支持、警务保障及其他管理工作,勤务辅警负责协助执法岗位人民警察开展执勤执法和其他勤务活动。
辅警,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为平安昆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为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推动警务辅助队伍正规化建设,2018年,昆明市相继出台《昆明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和《昆明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工资待遇及经费保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实现警务辅助人员聘用有标准、管理有章法、待遇有保障、奖惩有依据。昆明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改革取得创新性成果和历史性突破。
在“两个办法”以及不断完善的辅警政策推动下,昆明市的辅警改革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吸引了多个单位前来交流学习。辅警工作不断规范,2020年,市局直属部门共计18名辅警光荣退休。离职的少了,报考的多了,群众对辅警的认同感也明显增强。
据了解,昆明市涌现出大批优秀辅警代表。例如,疫情期间因公倒下的寻甸县公安局勤务辅警敖勤礼、获得昆明市“2019年见义勇为好人”荣誉称号的禄劝县公安局勤务辅警李梓华、获得“2019年昆明好人”荣誉称号的昆明市公安局轨道分局勤务辅警莫晓莉……在全市辅警队伍的协助下,昆明市公安机关全力打击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全市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严格 把好“准入关”
因工作需要,2020年4月份,昆明市公安局向社会公开招聘勤务辅警660余人,9月份,公开招聘文职辅警80人。报名、资格审查、笔试、体能测试、面试……所有招聘严格按照流程进行。
为了确保所招聘的辅警有较强的履职能力,昆明市公安局从源头上严把“招聘关”,严定准入标准、严把资格审查、集中开展面试、统一组织体检、全面考察政审及严格培训试用;从政治上严把“信念关”,将政治理论学习纳入辅警培训内容,将政治素质作为准入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引导辅警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能进入公安队伍的,都是政治素质、体能素质、文化水平过硬的辅警。
规范 把好“管理关”
招聘的人进来了,怎么管理,才能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助推公安工作提质增效?在队伍管理中,首先明确了辅警的“三个定位”。对辅警的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配备标准进行明确,让辅警的管理有依据。通过这些依据,辅警能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己的权利是什么?义务是什么?”通过明确的定位,可以更好管理队伍。
此外,昆明公安辅警有统一的着装规范,辅警号、辅警徽、辅警衔、臂章及反光背标;辅警衔由“四道杠”至“一道杠”可以区分不同层级类别的警务辅助人员。通过建立健全警务辅助人员岗位责任、考核考勤、保密管理等日常管理制度,实现警务辅助人员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公平 把好“技能关”
除了规章制度还有绩效考核,定期对辅警工作绩效、遵章守纪、教育培训等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辅警晋升、奖惩以及续签、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主要依据,并与薪酬待遇挂钩。
同时,制定出台《培训管理规定》,对培训任务、职责分工、管理考核等内容进行明确,为开展辅警培训工作提供制度支撑,确保他们尽快熟悉业务、胜任岗位、进入角色、担起责任,提升岗位技能水平。通过开展辅警职业技能大赛,聚焦辅警岗位需求的必学必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步建立职业标准体系,真正实现辅警队伍的职业化。
据了解,昆明警方大力开展辅警先进典型选树,近两年来,评选出大批先进辅警代表,其中获评“昆明好人”12人;“辅警标兵”20人;“最美辅警”20人;“十佳女辅警”10人;“战时表彰”162人,“优秀女辅警”50人;绩效考核优秀辅警1000余人次,极大提升了辅警队伍的职业认同感。
安心 把好“保障关”
为了确保加入队伍的优秀辅警留得住,并不断吸纳更多优秀者加入,昆明市公安局从薪酬保障、福利待遇方面入手,让辅警安心工作,建立“政府出资保障,公安管理使用”模式。明确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落实保障,缓解了辅警保障经费来源不统一、不稳定问题,大幅提高警务辅助人员的薪酬待遇。
在工资保障的基础上,还配套落实福利待遇。为辅警办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为从事高危险岗位工作的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商业险种;对警务辅助人员因工受伤、致残、死亡的,由人社部门和相关部门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落实相关待遇。(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宣传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