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大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数据显示,广州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5%、0.5%、0.6%,连续4年保持人才稳定净流入。
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红利是一座城市的未来。上述报告显示,在一线城市中,北上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深广呈上升趋势。报告认为连续4年人才稳定净流入,主因源于广州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人才引得来,更要留得住。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来到广州、留在这里,广州究竟有何令人流连忘返的魅力?
为什么选择来广州?
今年以来,在各类城市排行榜中,广州的人才吸引力方面均位居国内城市前列。
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0》报告中,广州在“智力资本与创新”维度上与北京并列第一。招聘平台BOSS直聘发布的《2020二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广州第一次跃居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榜单首位。
经济的发展韧性,很大程度决定了人才愿不愿意来。
去年,广州以23628.6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和6.8%的增幅,在4个一线城市中位居增速首位。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的情况下,前三季度GDP增长由负转正,广州的经济韧性可窥一斑。
人才,需要施展拳脚的空间。
获批建设规模化部署5G商用试点城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广州“全球定制之都”案例城市;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乐金显示OLED、百济神州、粤芯芯片等大项目先后投产,恒大智能汽车、广汽丰田四期、维信诺等重大产业项目布局落子……
一个个重大项目奔广州而来,一片片新天地等待开拓。在广州,处处都是机会。
科技和创新高地,往往是人才聚集的热地,广州为人才提供的优质创新环境有目共睹。
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首次将广州与深圳、香港组合,形成“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排名全球创新集群百强第2位。2019年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9283家,连续2年居全国城市第一。
广州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正如火如荼。生物医学领域国家实验室筹建、中科院明珠科学园正式动工,生物岛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等4家省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等先行先试政策的出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落地实施。
有氛围、有载体、有平台、有制度,广州是一片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捷凯已在广州学习、工作、生活了16年,从一名学生成长为干细胞基础研究专家。在他看来,创新的要素在于人,也在于环境,一个包容开放的环境,一个有着文化自信的环境,一个重视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能够更好地激活和保护人的创造力。
这些,广州都有。
为什么留在广州?
人才来了,能不能留得住,城市的“软实力”环境有很大关系。
一线城市入户问题,曾是横在青年人才面前的第一道关。不断放低入户门槛的广州则向他们抛出了“绣球”。
以前,广州就将引进在职人才入户所需要的连续社保期限要求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今年9月,广州更是计划将“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入户条件放宽为参保即可入户。
不仅如此,在刚刚表决通过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明确提出推动人才城市的户籍准入年限在广州累计认可。这意味着,广州在为更大范围引进人才、人才进入后顺利过渡,提供更便捷顺畅的环境。
如果说积分入户的政策更多是面向普通务工人员的话,那么广州各区相继放宽“人才绿卡”的申请条件,则是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补充,精准服务高素质人才。
持有“人才绿卡”的人才,可以不加入广州户籍,在购车购房、子女教育、签证办理等多方面都享受户籍居民的同等待遇。
针对港澳青年来穗就业创业,广州率先开展与港澳高校大专(副学位)学历互认试点,并且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专业人士在穗申报职称评审、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从业执业,认可港澳职业资格(工种)32项,让港澳青年来穗就业“无缝衔接”。
在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看来,近年来,随着以人才为支点的创新经济不断发展,广州以其“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不断开展政策创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积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引才禀赋优势。
医疗、教育、住房等配套同样跟上。港澳居民及其子女纳入全市医疗保障范围、港澳居民子女在穗接受义务教育政策,11所学校开设港澳子弟班,为港澳居民定向提供人才公寓872套,广州为人才筑好了“凤凰巢”。
效果如何,数据说话。广州已经连续5年户籍人口增量在40万以上,位居一线城市前列,人才聚集效应凸显。
为什么离不开广州?
宜居宜业、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内涵所在,能够吸引和聚集大批人才。
广州向来是医疗和教育大市。在广州近期亮出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成绩单中,常用药降价了、一元看病的幸福来了。广州首创的基于大数据按病种分值付费系统,减轻参保人医疗费用负担;长护险人均月付超2600元。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儿童医学中心也落户广州,支持在穗部属、省属医院和市属医院等品牌医疗机构发展优势专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资源布局持续优化,广州“一街一中心、一镇一卫生院”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
义务教育向均衡化发展。广州正在推进学前教育“5080”攻坚计划,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2019年以来,广州累计增加公办幼儿园、公办中小学学位13.4万个、2万个,截至今年6月底,63个教育集团源源不断把市属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外围城区。
在国内一线城市中,广州楼市依旧保持自己的节奏,房价平稳发展,尤其是外围区域如南沙、黄埔,这几年生活配套不断完善,交通网络不断升级,但房价依然相对友好。《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明确政府应当通过住房补贴、人才公寓等方式降低居住成本,避免高房价“劝退”人才。
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旭佳看来,广州具有生活服务业发达、生活便利度高、公共服务优质等优势,在率先打造全球宜居城市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将对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民生服务无止境。面向未来,广州正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加多层次、高水平公共服务供给,高标准配置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郑慧梓
【策划】黄颖川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