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巾帼不让须眉 脱贫争当先锋——安徽霍邱县马鞍山村冯中芳脱贫纪实

时间:2020-09-3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姚明如 贺思奇

有的人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在默默无闻中实现自身价值,以吃苦耐劳、勇于担当、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不仅在不懈奋斗中成就了自己,也用自身的成功事迹帮助并影响着别人。安徽省霍邱县冯井镇马鞍山村就有着这样一位农家普通妇女,她用自身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不惧艰难险阻的意志,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扶贫政策的帮扶与鼓励下,不放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演绎了脱贫致富的奇迹;不抛弃,和二级残疾的丈夫不等、不靠、不要,没有因为家庭和生活的压力自怨自艾,用汗水书写了普通农民、小人物的传奇“逆袭”故事。她,就是当地家喻户晓、“巾帼不让须眉,脱贫争当先锋”的典型代表人物冯中芳。

摆脱困境,迎难而上,撑起一个家。

冯中芳是一个身为3个女儿的妈妈,常年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及家庭生活的艰辛,50多岁的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许多。丈夫因早年务农操作农机时,不慎右胳膊打断,只剩半节右臂而成为终身的二级残疾人,膝下无男儿,还有一个年迈多病的婆婆,简直就是一个“女人国”,常常被人瞧不起,经常引来邻居异样的眼光,时有遇到冷嘲热讽。在农村,男人就是顶梁柱,男人倒下了,往往全家就塌了。面对自己身体不好,劳动力不足、孩子上学,家庭负担沉重的境况,冯中芳一度意志消沉,她常常在夜间苦思冥想,日子如何过?

曾经上过初中的她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话:“妇女能顶半边天”....不是吗?历史上也有无数巾帼英雄。我,作为一个60年代的女性,一定要向历史上的巾帼们学习,她默默的想,既然老天给了我这样的环境,与其悲观消沉失望,不如勇敢面对,和命运抗衡,奋力拼搏。于是她挺直腰来,激励丈夫,我们要活出个样来。她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奔走、劳作,抓生产,保障全家吃喝;抓经济,供养孩子上学,经过艰辛劳动,虽常常有些债务,尽管生活十分拮据和紧张,但全家还能勉强能生活下去。

扶贫攻坚,点亮希望,日子有盼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到了2014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了扶贫力度。冯中芳家庭因特殊综合因素而被纳入贫困户,她顿时感到生活有了依靠、日子有了盼头。但一年下来,并没有什么大变化,只有春节时,领导来慰问一下,单纯春节慰问300-500元,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何以解喝,怎么办?他再一次陷入迷茫之中。

2017年组织上选派了六安市数据管理局、六安市残疾人联合会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驻村工作队一进村,就和村干部来到她家,进行调研摸底、促膝谈心,宣讲政策、分析形势、研究脱贫办法。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胡晓俊指出:“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脱贫,必须大力发展产业,开发扶贫基地,创造就业机会,创收致富。耳闻目睹了这些,冯中芳深受鼓舞,眼前豁然一亮,这正是她所期盼的目标。她决心在组织的帮扶下,大力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争当脱贫先锋。

攻坚克难,发展产业,甩掉脱贫帽子。

有了坚强的信心和决心,她决定带着残疾丈夫和能打下手的女儿撸起袖子大干。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针对她能吃苦耐劳、好学肯干的特点,量身制定脱贫发展计划,打“组合拳”,发展种养加产业。拟定先易后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稳抓稳打,梯级推进。冯中芳从做豆芽、种西瓜、养殖鸡鸭抓起。发展产业,谈何容易?没文化,不行,没技术,更不行。她夫妻俩只有初中文化,怎么办?边学边干,白天挖塘、建猪圈、立大棚,晚上学文化、学知识、学技能。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胡晓俊和村干部给她找来了种植、养殖技术资料书,安排她俩参加农业技能培训班学习,组织到种养大户家学习参观取经,指导她们利用休息时间观看中央七套“三农专题”节目,并帮扶小额贷款3万元作为发展产业启动资金。无穷的力量,使她越干越有信心、越干越有劲头,不断摸索、积累经验。由传统种水稻、种玉米、做豆芽到种西瓜、养龙虾、养母猪、养宠物狗,由原来仅限于种粮管吃发展到突出经济作物赚钱,实行多种经营,思想观念,经营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近年来,她们保持着养母猪3头、生猪30头,年出栏20多头;养鸡鸭50只,养鱼、龙虾3亩,种植大棚210平方米规模。在大棚种植上,实行套种,突出季节性,冬天大棚种反季节疏菜、春天育苗、夏秋季种瓜,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发挥最大经济效益。门前房后种上瓜果,既美化了环境,也增加了收入。经过3年努力,孩子相继成家立业,小女儿培养上了大学,年创收10多万元,还清所有的债务,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17年,结合危房改造,投资16多万元,建起了新房、生产工作间,还购买了电风扇、空调、电视机,彻底甩掉了脱贫帽子,光荣自豪的成了脱贫先锋。

感恩回报,奋斗不止,帮助周围人。

冯中芳,脱贫不忘根本,致富不忘乡邻,她积极带动周边发展,接济贫困户,经常为他们传授种植养殖技术,指导产业发展,教他们如何耕种、如何利用土地、如何预防病虫害、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不时给他们送菜、送瓜、送食品,让大家品尝和分享成果,成为远近闻名的巾帼最美脱贫人。

日前,再次走访冯中芳家庭时,一段平实的话耐人寻味:没有党的扶贫政策,没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的积极支持、热情鼓励与亲切关怀,我的家庭没有今天。她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更何况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有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帮扶,没有治不了的穷、脱不了的贫。我们要再接再厉,继续奋斗,为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乡做出应有的贡献”。很难相信,这番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出自一位身材弱小、与残疾丈夫互相扶持勉强生活的农村妇女的口中.这,也是她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满满自信。(姚明如、贺思奇)

查看豆芽品质

收获龙虾

西瓜喜获丰收

起早贪黑劳作。清晨,又出发了!

正在喂养宠物狗、母猪。

小猪膘肥体壮。

房前屋后花草遍地、瓜果飘香。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