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女生画了一部音乐剧 每天8小时创作

发布时间: 2018-05-21 15:28:31 |来源:钱江晚报 | 作者: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孟君君

 

暗夜下,黑袍里,每个人默不作声,却暗暗指引,将刺杀者卢切尼引向茜茜公主。他一步步靠近公主,直到尖锐物穿透茜茜公主胸膛,开出红色玫瑰——25岁的杭州姑娘陈嘉凝最喜欢这幅作品。

这是她创作的《音乐剧〈伊丽莎白〉纪念画集》中茜茜公主被刺杀的一幕。这本画集改编自著名德国音乐剧《伊丽莎白》,由浙江人民美术社出版。46幅作品,全部出自陈嘉凝之手。日前,这本画集在德国发售。

一边画画一边听歌

每天8小时创作

伊丽莎白,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茜茜公主。她当时是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女公爵,16岁时嫁给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成为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的生平被多次搬上荧幕,1992年还被改编成音乐剧《伊丽莎白》,在奥地利维也纳首演。

《茜茜公主》电影三部曲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这一人物形象也一度成为观众心中甜美梦幻的代表。陈嘉凝说,就像现在迪士尼公主在女生心中的形象一般。

如今的陈嘉凝是浙江大学设计学专业研究生三年级学生,距离她创作本科毕业设计作品《音乐剧〈伊丽莎白〉纪念画集》已经过去3年。

2015年1月3日,陈嘉凝带着父母来到上海文化广场,观看她期待已久的德国音乐剧《伊丽莎白》。这部以19世纪欧洲为背景的音乐剧,讲述了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反抗命运、追求自由的一生。一出剧院,她告诉父母和导师,“我的毕设要做《伊丽莎白》,我一定要做《伊丽莎白》,我必须做《伊丽莎白》。”

那时的陈嘉凝是浙江大学视觉传达的大四学生,开始设计草图、构思装帧。她每天沉浸在1992年首演版、2005年重演版和2007年日本版三个不同版本的《伊丽莎白》音乐剧中,歌词能带给她创作灵感。“一边画,一边听,从早到晚每天放八个小时,搞得我妈都会唱了。”

用一本固体书

重现一部音乐剧

陈嘉凝说,这册画集是本固体音乐剧。《音乐剧〈伊丽莎白〉纪念画集》里,画像的灵感来自音乐剧《伊丽莎白》,文字来自音乐剧里的德语歌词。而封面上、目录里、画集里布着的小点,是陈嘉凝有意为之。学过钢琴的她,把音乐剧的调子用五线谱表现出来。抽离五线谱,剩下的就是一串串点。“我希望所有元素都是有意义的,每一串点都对应一个旋律。这段旋律就是这首歌的标志,可以唱出来。这本书本身就在歌唱。”

“我要在书里重现这部音乐剧,想尽可能按照原剧来画。历史上的茜茜公主很喜欢海涅,为此我去找了海涅的诗选来看。”音乐剧里,茜茜公主和“死神”跳最后一支舞的画面,陈嘉凝在海涅的《唐·拉米罗》找到了原型。

对应于剧中茜茜公主的儿子饮弹自尽一幕,陈嘉凝在画上打了个孔,孔的边缘呈黑色灰渍,孔的下一页恰巧对应红色画面。她想表现弹孔,让读者在书里看到动态的画面。“我想打破传统书籍的形式,打破传统的阅读体验。我希望把书籍、音乐剧和舞台之间联系起来,让书籍获得新的意义。”

等了两个月

终于等到原作者授权

从创作画集时,她就想着出版,但画集里运用了《伊丽莎白》的歌词,陈嘉凝必须取得剧本作者米歇尔·昆策的授权。

“父亲年轻时从事德国的外事工作,在德国有一个合作了20多年的好朋友。那位朋友帮我跟昆策联系,昆策给了我邮箱和地址。”陈嘉凝把画集寄给昆策。

“等了很久,当时觉得没什么希望了。我觉得这是给《伊丽莎白》致敬,这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剧,我希望画集能保持和《伊丽莎白》的联系。”整整两个月,她终于等到了昆策同意出版的邮件。出版时,她总共创作了46幅作品。

“我们想真正理解茜茜公主是不可能的。”陈嘉凝觉得,她和昆策的某些想法是相通的。“昆策不喜欢人家说他的剧本展现最真实的茜茜公主的一生。每个人认识到的茜茜公主都不一样。”茜茜公主在陈嘉凝心中是甜美的童话,她也看到“茜茜公主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后,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但她追求自己的生活没有错。”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