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昆明院:六十年不懈奋斗写春秋一甲子开拓进取树丰碑
发布时间: 2017-01-15 11:10:22 |来源: 七彩云南 | |责任编辑: 曹洋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至2016年底,昆明院在职员工1700余 人,员工平均年龄40岁。全院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567人,享受教授级待遇高级职称335人,各类副高级职称529人,各类注册师760 余人次。员工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全院拥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骨干员工队伍,部分工程技术骨干在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巩固和增强了昆明院专业配套齐全、整体素质较高、职业道德良好和工作作风严谨的人力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昆明院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设有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高土石坝分中心、国家水能风能技术研究中心昆明分中心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获得4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主编或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逾百项(次);获得授权的专利百余项;取得“HydroBIM”等3项商标注册,HydroBIM乏信息技术、三维设计及3S集成技术等成果广泛应用,实现了信息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党建工作成效明显。昆明院党委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把握方向、参与决策,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促进改革、维护稳定,推动发展、共创和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重点围绕“两抓(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党员队伍建设)、三促(促活力、促转型、促发展)、一提高(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创新党建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升党建工作的价值创造,努力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相融共进。党建工作连年被中共云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考核为“优秀”。
——和谐企业建设不断推进。昆明院坚持做到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广大员工共享,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力军作用,汇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和谐文化,不断推进人文关怀的层次和水平,拓展工作内容和维度。全院保持了稳定、和谐、向上的局面,连续25年保持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被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企业文化管理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企业基层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服务社会业耀民生显担当。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明确责任,精准扶贫;捐资建设德宏盈江芒允希望小学,积极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的捐资助学活动资助澜沧县勐朗镇三所小学贫困学生;捐资360万元支持云南省爱心水窖建设,向云南省“绿化昆明.共建春城”义务植树活动捐款100万元;在汶川、在玉树、在鲁甸,昆明院人都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责任与爱心的凯歌。
六十年来,昆明院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勇于探索、创新发展。昆明院的六十年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六十年,昆明院以六十年不懈奋斗、不断发展的溪流奔涌汇入中国改革开放盛世的广阔海洋。


不忘初心启航新程立潮头
1957-2017,虽是普通的数字,却是浩如烟海的昆明院历史长卷。一甲子的历程并不长,但我们却于昆明院人的铿锵足音中,感受到了企业蓬勃、强劲的发展气势。六秩春秋并不短,它镌刻着昆明院人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前进足迹,书写着昆明院人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雄心壮志,见证了昆明院人砥砺前行、扬帆起航的奋斗历程。六十年的历史积淀,赋予了昆明院更多的成熟与稳健。这些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将使昆明院自强不息,不断地提升自我,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

在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下,昆明院发展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攻坚期,经营进入升级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永不停歇的精神。已走过60年辉煌历程的昆明院,在中国电建集团“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著名品牌”的企业愿景指引下,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坚持守初心、牢基础、强品牌、谋创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十三五”省级重点专项发展规划,抢抓战略机遇,加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风险管控。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依法治企为准则,以加强党建为保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保增长,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进一步关爱职工和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向着技术创新型、业务集成型、资源整合型、质量效益型的国际一流工程公司迈进。
沐浴着历史的功绩和荣誉的光辉,踌躇满志的昆明院人正以载道抒怀的热诚、挑战未来的勇气去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