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大连的游客吴洪博通过人工智能规划了一场精彩的山西深度游。他在AI工具输入目的地、时间、预算、兴趣偏好,一份个性化定制的7日旅行路线缓缓跃于屏幕。拿着这份详尽的交通、景点、住宿攻略,他对这个完全陌生的省份开启了一段便捷、高效的“AI之旅”。
吴洪博是个武侠迷,一直对武侠小说里常提起的“雁门关”心向往之,他这次专程休假来山西旅游。面对众多的旅游景点和复杂的线路规划,AI给出了一份涵盖云冈石窟、应县木塔、雁门关等热门景点的攻略,还根据吴洪博对古建筑和美食的喜好,推荐了一些小众但极具特色的景点和当地美食。
吴洪博说:“这次借助AI规划的山西深度游,真的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它推荐的景点和路线都很符合我的口味,让我对山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人们在享受旅行的同时,也对旅游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赛博导游”应运而生。“DeepSeek定制五天四夜山东旅游攻略”“AI生成成都两日旅游攻略”等内容层出不穷。AI最大的亮点是通过智能算法,能够依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快速生成定制化的旅行路线,解决了传统旅行规划耗时费力的问题。行业分析师指出,2025年将成为AI导游爆发元年。
在旅行过程中,AI还能为游客提供实时导览服务。通过语音识别和精准定位技术,AI能够为游客详细讲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来自河北的游客刘喜雷在太原晋祠游玩中,并没有请人工导游讲解。刘喜雷说,当地推出AI伴游助手,去哪个景点,通过定位可以实时讲解,游客还可以通过手机获取景点的历史文化信息和3D虚拟展示,增强游览体验。
传统导游的知识储备可能受到个人经验和学习范围的限制,AI则可以整合海量的旅游信息,包括景点介绍、历史文化、美食推荐等,同时,AI导游还能实时获取最新旅游资讯,如景区门票价格变动、交通管制情况等,为游客提供更为及时全面的信息。
随着AI风席卷全国,各大景区也在加速“武装”。近期,安徽黄山、江西庐山、重庆三峡龙脊等景区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在智能交互、场景服务、伴游体验等方面优化升级。山西省文旅厅引导山西各地景区利用互联网、AI、VR等技术,升级景区服务设施及智能化设备。皇城相府景区通过结合5G、VR、AI等前沿科技,以轻盈的方式讲述景区厚重的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
马蜂窝的“AI当地指路人”项目将服务延伸至更广维度。马蜂窝目的地研究院院长孙云蕾说,平台精选在地生活超过五年的居民训练AI模型,使得每个“指路人”都带有独特地域印记。例如福建专区的“姜母鸭AI”能如数家珍般说出藏在巷子里的老字号,贵州版“指路人”则精通辣味美食的隐藏吃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认为,AI技术既能满足游客对定制旅行的需求,又有助于景区精准提供匹配游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旅行效率和体验感,也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AI导游有望与真人导游相互补充,共同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