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深圳丰翼无人机运营中心工作人员准备配送年货车厘子。(企业供图)
2月3日,春节假期即将画上句号之际,深圳石岩丰翼无人机运营中心内,一位地勤工作人员正将一箱箱新鲜的车厘子仔细打包。随后,这些承载着美味与祝福的年货将搭乘无人机,穿越城市的天际线,精准无误地送达到收件人手中。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无人机送快递正从概念设想变为现实。这一创新的配送模式不仅极大地缩短了配送时间,更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据丰翼配送数据统计,春节旺季以来,深圳区域无人机配送快递业务量增长明显,彰显出无人机配送在市场上的强大吸引力和巨大潜力。
在大都市,无人机配送高效便捷,而在乡村,它同样能大显神通。今年春节,湖南益阳草尾镇的居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体验。智航飞购在这里开通了四条无人机运输航线,极大地便利了乡镇居民的年货采购。
以往,由于乡镇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居民们在采购年货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之运输条件的限制也使得乡镇的年货种类不如城区丰富多样,难以满足居民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但今年,无论是拜访亲戚的精美礼物,还是聚餐所需的新鲜食材,草尾镇的居民们都能通过无人机配送在短时间内轻松备齐。
自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其应用场景便加速落地。随着低空经济的持续升温,低空物流航线的开通数量也明显增加。无人机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跨山越海,抵达传统运输模式难以覆盖的地区,成功打通了物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近段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开通低空配送航线。2024年“双十一”当天,杭州多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正式投入运营;12月,武汉光谷发布了五条低空物流商业试点航线;贵州首条无人机药物配送应用场景航线开通;国内首次高高原异地起降低空物流无人机航线在攀枝花首飞成功……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和延伸。
福建漳州玉枕村是九龙江入海口的孤岛,以往快递员靠渡船送包裹,来回需40分钟左右。如今无人机载着30公斤邮包,从渡口起飞,2分钟就能跨越九龙江。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中国邮政启用无人机寄递服务。这里大部分是原始森林,冬季寒冷、昼短夜长,包裹寄递困难重重。而最大起飞重量100公斤、飞行时间达三小时、飞行半径50公里的无人机,能在高寒环境下稳定飞行。遇到突发自然因素导致道路拥堵时,无人机能摆脱路面交通限制,直接从空中完成配送,保障投递速度。
在河北沧州,无人机低空配送血液专线的开通,实现医疗航线常态化运行,通过搭建起空中“生命通道”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命希望。
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师刘中玉表示,2023年以来全国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批量落地,无人机物流应用已初具规模。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透露,2024年无人机配送快递邮件约270万件。
可预见的是,低空物流发展正在提速。《2024中国低空物流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低空物流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271.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81.8亿元,增长率高达37.41%。预计在未来的几年里,这一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到2025年有望达到1200亿至1500亿元。无人机配送作为物流行业的新生力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引领着物流行业的发展潮流。(记者 梁倩 )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