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大规模商用尚需时日

发布时间: 2018-06-20 11:28:42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沈晔

 

真正的无人驾驶何时驶入现实?“从产业界和现有技术储备看,三五年内上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还不太可能。除了技术因素外,社会配套体系掣肘也是主要原因。”日前,在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高和生坦言,无人驾驶汽车是大势所趋,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最快恐怕也需要10年。

“现在国内无人驾驶汽车的整体水平大致相当于大专院校,尽管技术持续提升,但整车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大多还处在研发、验证阶段。”高和生说。

根据有关划分,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分为5个级别,一级只是对刹车和车道自动控制,二级是对车辆的前后左右方位自动控制,这两级作为辅助驾驶技术已经在近年生产的多款车型中成为标配,但驾驶和事故责任仍全部由驾驶员承担。三级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车辆自动运行,但遇紧急情况时随时切换成人工驾驶。四级在一定条件下实施自动驾驶,自动处理各种紧急情况且不需要驾驶员介入。五级将实现在一切条件下的无人驾驶。高和生认为,目前国内的无人驾驶技术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国外的状况亦未有明显突破。

技术限制仅是一方面。“这几年国内在信息安全、模拟驾驶等方面相继攻克了一些难题,但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难点在于基础设施配套等。”高和生举例,比如当前智能道路设施的普及率不高,人、车、路之间不能互联互通。

此外,法律法规缺失也是阻碍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的一只“拦路虎”。有关专家曾指出,目前针对无人驾驶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比如,现有的道路交通法规不能适应无人驾驶汽车的行车条件,人和车的法律责任认定存在模糊地带,立法依据欠缺等。

未来无人驾驶到底何去何从?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李朝晨介绍,本届年会以“砥砺奋进智能交通新时代”为主题,将着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技术与智慧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智能交通领域交流与合作,积极应对融合引起的挑战与变革。为此,年会将重点围绕未来出行与智慧城市、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道路交通安全、智能交通产业、智慧公路、轨道交通智能化、水路交通智能化等智能交通行业热点话题和前沿科技创新组织一系列专题报告。同时,将围绕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未来交通等议题,为行业和产业界提出建设性的观点及战略发展方向。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