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奥迪引领合资模式创新
发布时间: 2018-04-24 12:57:10 |来源:新华网 | |责任编辑: 沈晔
从第一家合资汽车公司成立至今,中国汽车行业的合资历史已经有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中国的汽车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汽车区域市场,在技术研发、市场销售、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均跨入了世界一流行列。在这个过程中,众多汽车企业涌现出来,探索合资发展的道路,而其中的佼佼者当属身处中国汽车中心长春的一汽-大众奥迪。
三十年多来,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不断强化研发能力,打造全价值链体系,一汽-大众奥迪砥砺前行。
市场换来的不仅仅是技术
在中国汽车行业中流行这么一句话——“市场换技术”。顾名思义,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商投资,获取国外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国内汽车企业需要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
1988签署“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
不可否认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内汽车企业都实现了这一目标,但一汽-大众奥迪作为合资模式的先行者,将这一目标落到了实处。数据能够佐证这一点:迄今,一汽-大众累计生产及销售大众、奥迪两个品牌超过1200万辆汽车。在企业经营、技术研发等“软件”方面,双方合作不断深入,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贡献了许多创新范本。例如,一汽-大众奥迪在人员管理上所采用的“看并了解”模式,能够让双方的人员排除文化差异等干扰,迅速融入合资集体之中。
从合作之初一汽便深知,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土资源来生产和经营,才能实现中方利益的最大化。而国产化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在全价值链上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
1990年一汽奥迪轿车组装线建成
至今,一汽-大众奥迪已形成集研发、生产、采购、营销全面发展的体系能力,本土化人才培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合资模式迎来新拐点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包括一汽-大众奥迪在内,国内汽车企业的合资双方都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与技术潮流,对三十多年历史的合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开放,尤其是国内放宽汽车等制造业的准入限制已是大势所趋。而博鳌论坛上提到的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以及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汽车合资公司股比开放的相关内容,更是为汽车合资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前提。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奥迪股份公司正式签署《一汽、奥迪十年商业计划》
政策的变化不仅意味着新的挑战,也将带来新的机遇。目前,一汽-大众奥迪基于自身强大的全价值链体系,正在积极探索合资合作的新方式,为国内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开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新时代,新发展,一汽-大众奥迪展望未来
在坚决拥护国家最新政策的同时,一汽-大众奥迪针对合资新模式迈出了创造性的第一步。在日内瓦车展前夕,中德双方签署《成立一汽-奥迪销售公司的谅解备忘录》和《建立移动出行和更多的数字化业务相关服务新合资公司的谅解备忘录》,基于全面升级互利友好合作关系,加速新兴业务布局,推进企业和品牌的长远发展。
2018年3月中国一汽携手长期合作伙伴大众和奥迪签署两份未来合资合作谅解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在2018年成立全新的“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和“一汽奥迪移动出行服务(中国)有限公司”。新成立的销售公司将使奥迪在华销售领域进一步拓宽,使奥迪能够更及时有效地聆听客户声音,强化品牌业务、盈利及体系力,更好的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而一汽奥迪移动出行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则会深耕数字化共享与移动出行领域,打造全面个性化的高端出行体验。
不仅如此,未来,一汽-大众奥迪还会从四个维度发力,全面升级合资模式。
第一,加强以中国市场需求为驱动的产品投放,扩大新车型投放,开辟更多细分市场,全新奥迪Q2L和Q8便是这一战略的最新体现。
第二,聚焦中国用户诉求研发车型开发,一汽-大众奥迪将全程参与到所有奥迪车型的前期开发流程中,中国用户的需求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全球产品开发。
第三,提升本土化研发能力,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方面,加强研发及生产的本土化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奥迪在自动驾驶领域处于全球最前沿水平,而奥迪亚洲研发中心和上海同济大学也正在开展合作项目,研发针对中国特殊路况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同时,奥迪还在对e-tron电动科技不断精研,促进汽车可持续发展。
第四,深入数字化共享和移动出行领域,布局未来。目前,一汽-大众奥迪已推出My Audi以及国内首个由汽车品牌主导、针对中国高端用车市场需求量身打造的移动出行服务产品——“Audi on demand +移动出行”,多元化、多角度为用户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体验。
“Audi on demand +移动出行”
相关新闻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