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谁才最靠谱?

发布时间: 2017-12-25 15:18:16 |来源:广州日报 | 周伟力 |责任编辑: 沈晔

 

2017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首先,各方新兴造车新势力风起云涌,资本市场活络,从PPT造车到高调亮剑,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京东刘强东的身影已渗透至汽车业,电气化、智能化技术被威马、蔚来、小鹏等玩出了新花样。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迎来多项政策,面对新形势,出现了江淮+大众、众泰+福特、北汽+戴姆勒等为新能源汽车双积分制而生的传统造车势力的合资公司,全国各地市场也将面临补贴退坡后的新销售形势。新旧造车势力在2017年交汇萌生,拉开角逐的序幕;新能源汽车,在探索中前进,未来将以何种方式进入老百姓的生活,车企谁主风云?以上,是今年汽车市场最引人瞩目的行业焦点,也是车天下一直关注报道的内容。临近年终,是时候来回顾一下汽车行业这两大焦点趋势的2017年,看看都发生了什么,再来展望一下2018年,看看面对新市场,又将产生什么变化。(邓莉)

12月中旬,威马汽车和蔚来汽车接连举行发布会。前者发布品牌,后者则发布旗下首款量产车型。相同之处,两者都是传统汽车企业眼中的“野蛮人”,高举着“改变”的口号、揣着“颠覆”的野心、挥舞着支票、裹挟着民意和“互联网+”的秘籍,横冲直撞毫无顾忌。不同之处,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是传统汽车人再创业,蔚来汽车创始李斌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人,一手创办并壮大易车网。以蔚来和威马为落脚点,“颠覆”“重新定义”和“改变格局”这样的术语,在2017年刷爆了汽车圈。“弯道超车”和“加速超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接近于现实。不管你是车主或者不是,扪心自问,“野蛮人”从门口走到门内,不止一个是一群,你习惯没?

【2017年回顾】

互联三巨头BAT向左:不再苛求造车

11月下旬,广州车展前夕,马化腾出现在广州,为腾讯与广汽集团合作的首款概念车“站台”。腾讯与广汽集团的合作涵盖车联网服务、智能驾驶、云平台、大数据、汽车生态圈、智能网联汽车营销等多个领域,唯独不包括造车。12月,与福特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后,阿里巴巴明确表示,未来三到五年,阿里将集中解决目前汽车互联网化所面临的问题。至于百度,李彦宏在不同场合下表示,只会做开放平台,不会自己做硬件。

在BAT之前,2016年,谷歌和苹果先后宣布放弃造车计划。尤其是谷歌,这家拥有这个星球上最长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的科技公司宣布,不再致力于制造自家的电动汽车,转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拥有全球最充沛现金储备和全球最强大的科技能力的科技公司先后决定“不自己造车”,是偶然又或是必然?业内人士表示,相比IT行业,汽车制造业的供应体系复杂10倍以上,IT企业此前积累的制造经验在庞大的汽车产业链中几乎没有优势。知难而退,这不仅是中国IT企业2017年对自身定位的重申审视,也是对汽车行业的“敬畏”。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对于BAT的持鼓励姿态,尤其是百度,借助于人工智能和阿波罗计划,终于挽回颓势,重新跟上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前进步伐。

威马和蔚来向右:豪言重新定义汽车

BAT、谷歌和苹果回归主业,尽管有乐视汽车的前车之鉴,威马和蔚来却在大胆前行。威马和蔚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一大波的新兴公司。至11月底,据初步统计,这些觊觎汽车产业的新兴公司已经多达60家,并还在陆续增加当中。60多家新兴公司中,可以说得出名字的就有小鹏汽车、电咖、奇点汽车、长江EV、车和家等,它们通过一场又一场的宣讲来回击外界的质疑。李斌承认,蔚来汽车是他有史以来经历的最难一次创业。“这是一个高门槛,也高度成熟的行业,而且需要两到三年才能见到产品,没有资金和决断力很难做成。”在沈晖看来,借助本土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和新的技术架构,中国新兴品牌有望达到特斯拉的程度,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不过,即便是最为乐观的预计,也只有2~3家能够存活下来,成为中国版的“特斯拉”,但他们决定用惊人的勇气去践行乔布斯未能实现的梦想。经历了贾跃亭和乐视汽车的“失败”,所有人用高倍望远镜去审视沈晖和李斌所说的一切。推出产品,拿出服务,沈晖和李斌只有用实际行动赢得“一次失败的机会”,一如20年前的李书福和3年前的贾跃亭。

【2018年展望】

谁靠谱?谁不靠谱?

12月16日,观致汽车股权转让落槌,宝能入主,姚振华获得梦寐以求的造车资质,从“门口的野蛮人”变成了名正言顺的“门内的野蛮人”。汽车行业,这一十余年前被宣布为夕阳行业的产业,在2017年时来运转,突然成了新的投资风口。几乎一夜之间,各路人马宣布要造车,“弯道超车”和“加速超越”这些时髦的词汇,开始强行地以投资者快意的方式强加到汽车行业身上。

这不难理解,资金密集行业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其中,汽车又是最容易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包装起来的:第三空间、互联网入口、新能源、无人驾驶、共享汽车。

未来汽车可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还会是一个移动办公空间、移动健身房,或者一个移动美食厨房。你没有听错,PPT上面就是这么讲的,还不止一家新兴公司这么讲。只要你能够想象得到的,他们就敢做,当然,仅限于PPT上。

海量的投资不能保证肯定成功,但每一个试图成为颠覆者的个体,面对着汽车市场全球10万亿美元级别的诱惑,无不在质疑中,戴着镣铐在努力前行。宁可失败成为炮灰,也要把握“涅槃成为伟大”的百分之一的机会。传统汽车人再创业和造车新势力两者之间,谁更加靠谱?在2018年会有初步的答案。

2018年,在双积分、咖啡值、新能源补贴等政策加持下,造车新势力将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共享汽车上进行“大跃进”式的投资。

2018年,原本深藏在台面之下的套路将纷纷浮出水面:以企业自身的整车制造能力和资质为先导,以传统汽车企业代工为诱饵,以国家新能源政策为赌注,拉上地方政府背书,共同押宝这个充满机遇、名利和危险的行业的未来。

赌对了,造车新势力功成名就。赌错了,损失的是上市公司、投资公司以及庞大的散户。如此稳赚不赔的游戏,当然值得持续地玩下去。

然而,不同场合下,多位咨询机构的分析师忧心忡忡表示,不敢说100%的类似投资都是骗局,但90%类似项目最终都会烂尾。

2018年,不出意外,这场赌局将有初步的结果。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