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迎技术“窗口期”

发布时间: 2017-07-04 14:24:45 |来源: 广州日报 | 作者:周伟力 |责任编辑: 沈晔

 

伴随酷暑而来的是车市淡季。按照惯例,汽车主机厂会给一线生产员工放“高温假”,顺便检修下设备。但汽车主机厂的步伐并没有因此放缓,因为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新车投放,比如讲讲“技术故事”。

十五年前,汽车还是新鲜事物,中国老百姓对于汽车的要求,仅仅只是从A点到B点的移动。如今在安全基础上,中国老百姓对于驾乘舒适性、静音性、豪华感、车辆品质以及节能环保,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简而言之,便是“高端化”。要实现“高端化”,技术是关键。

记得十年前,被问及造型设计时,一位本土车企高管的原话是这样的:“我觉得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图纸就画得挺好的。”十年后的今天,还是这家本土车企,花大价钱从某德系车企挖来他们的设计总监。他们用了十年时间,才弄明白有些钱不能省。虽然有点晚,但还是来得及。

逆向研发只能做到造型上的“形似”,对于“高端化”这种内在的东西,只有正向研发才能达成。正向研发成就了长安,现在正在成就着吉利和传祺,将来或许还会成就比亚迪和启辰。从“销售第一”到“技术先行”,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中国本土品牌一向让人记住的是“销售”这一面,在接下来的3~5年,不出意外,中国本土品牌将以“技术”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企业发展能否持续,归根结底不再是“销售”,还是得看“技术”。纵观全球汽车巨头,从丰田、大众、通用,到雷诺日产三菱、现代起亚,可能呈现出来的擅长的手段不一样,但无一例外从未减少在技术上的投放,从未停止过技术创新。

做技术,建立研发体系,没有钱不行;只有钱也不够。还得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充分解读的产品设计、动力总成系列产品开发能力、整车平台开发能力、电子电气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富有全局观的技术统筹能力。说起来有点复杂,翻译成大伙都能听得懂的话,便是“要舍得花钱,还得懂得花钱”。只有懂得花钱“效果”才会有保证。

“懂得花钱”一度被理解为“海外并购”,“海外并购”能够带来急需的生产线、销售渠道、研发中心以及现成的品牌。但太多惨痛的经验表明,“海外并购”并不是所有人都玩得转。相比之下,“挖角”是不错的选择,从成熟的汽车主机厂手中挖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以这个专家为核心搭建研发团队。整个过程耗时较长,但胜在稳妥。

据说,仅美国硅谷,就有超过2万名此前留学并留下工作的中国人,能够招纳其中的百分之一,便是200人。能够在成熟的汽车主机厂里脱颖而出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是少数,他们需要一个平台来发出声音,来让全世界人听到,而这正是中国品牌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外国面孔和海外华人出现在中国品牌的研发中心里,他们怀揣着理想而来。换在十年前,再怎么舍得花钱也是请不来这些人的,因为当时要品牌没品牌,要平台没平台。

据我粗浅的观察,现如今,正是中国品牌做“技术”的最佳窗口期。错过这个机会,至少还得等十年。


新闻热图 >>更多